新加坡下届大选日渐逼近,网上开始热闹,国会里也有动作。
最新的大动作是,10月15日三读通过《选举(维护网络广告诚信)》法令,但法令只会在选举令状颁布当天起生效,直到投票日投票活动结束为止。这项新法令纯为大选服务。
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杨莉明在提呈法案时强调,法案延续了我国政府对进行选举的原则方针。
法案针对包括深伪内容(deepfake)在内,可影响选举结果,且最具伤害性的数码生成或经数码窜改的内容。法案涵盖所有候选人,不论他们属于哪个政党,以及虚假内容所可能造成的影响。
所谓的深伪内容(deepfake)对选举的公平公正原则的干扰,不是杞人忧天,外国的例子足以引以为诫。
任何政党都可能成为深伪内容受害者,参加法案辩论的朝野议员,纷纷提出许多海外例子,说明虚假内容如何影响候选人及左右选举结果。
其实,深伪内容无孔不入无所不在,平时有人看了深信不已,有人只当笑话,即看即忘。但在选举战火燃烧时,这类有意影响选举结果的深伪内容起着扇风点火的作用。
因此有议员认为,为何要等到选举令状颁布才来生效?
还有,即时通讯应用WhatsApp和Telegram等平台上的私人谈话,也成了散播谣言的温床,政府难道也要管?
所以,对深伪内容的管制是一回事,针对私人群聊的管制是另一回事。
对深伪内容必须有个明确的界定
杨莉明说,法案针对的是利用人工智能手法以数码生成或窜改的内容,也包括使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配音或拼接手法等非人工智能手段生成的内容。
后者虽然已被视为传统编辑方式,但同样能用来制成具伤害力和误导性的深伪内容。
这类逼真和栩栩如生的内容通过虚假陈述,把话放进候选人嘴里,把行为套在候选人身上,误导或欺骗公众。何谓逼真,将经由客观评估。
杨莉明说,虽然没有一套通用标准,但还是有适用于一般情况的重点可作为评估基础,例如内容同候选人非常相像,以及内容采用真实人物、事件和场所,让虚假内容显得更真实。
调侃政治人物的拼凑图像和视频,具有高度的娱乐性,因此常会被人广发,让群友分享。
调侃嘲讽的对象,若是外国的政治人物,我们觉得无伤大雅,因为我们抱着看热闹的心情。
我国政治人物、国家领导也难免成为恶搞的对象,在平时也许大家觉得可以忍一忍。但是在选举期间,网上的恶搞内容可能也来自国外,新加坡能否筑起一道墙把这些被认为可能影响选举的恶意内容挡在门外?
新的法令也许只能防止人们的恶意广发,能防多少就多少。选举官要忙得团团转。
有待生效的法令中列明社交媒体平台业者若不遵守选举官发出的更正指示,可罚款最高100万新元,而法庭将决定每项控状的适当罚款额。
另一问题是,即使候选人自己执笔,写下想要传达给选民的想法,但只要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候选人样子的数字人代为发言,制成影片,在刚修正的法令下也是违法行为。
人工智能(AI)干扰选举难防也要防。选举乃民主大事,许多国家都在互相学习。韩国在4月的国会选举之前,实施了长达90天的深伪禁令,就是为了防止AI影响选举。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任何有诚意竞选成为代议士的人都必须以真面目见人。数字人不能代人发言,更不能代议员接见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