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柔佛州居然有个“新加坡甘榜” 它和狮城有何渊源?

更新:
2024年12月03日 21:46
马国柔佛州居然有个“新加坡甘榜” 它和狮城有何渊源?
柔佛境内有个名为“甘榜新加坡”的村落。(谷歌街景)

另一时空下的“新加坡”

这地方虽然也叫“新加坡”,但新加坡人想去那里,可是要用护照的。

位于马来西亚柔佛州哥打丁宜的素里里,有个叫作“甘榜新加坡”的村落,距离新加坡人熟知的新山市区约一个半小时车程。

别怀疑,这不是谐音,也不是翻译惹的祸,甘榜新加坡的官方名称“Kampung Singapura”中的“Singapura”和新加坡的马来文官方名称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这个甘榜“敢敢”叫新加坡,绝非无中生有,它确实和新加坡有点渊源。

据《每日新闻》报道,甘榜新加坡之所以得名,是因早期有许多从新加坡迁移至当地的村民。

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新马两国经历了分分合合。

彼时,新马两地人民来往两地无须使用护照,通行非常方便。

即使新加坡和马国1965年分家后,两国也一直到1967年才正式实施护照通关制度。在那之前,新马人民前往对岸只须出示身份证即可。

当时有一些新加坡人响应马国政府号召,迁移至甘榜新加坡。

据悉,当年迁居的人们能以极低价格购入或免费获赠土地。

他们之中,多数是来自新加坡的退休警察、小商贩,以及英军从新加坡撤退后所遣散的人员。

如今,当年从新加坡离乡背井到马国甘榜新加坡生活的第一代村民多已凋零,而他们的后代也已悉数成为马国公民。

一名还保留着新加坡国籍的甘榜新加坡村民在2014年接受《每日新闻》访问时曾感叹,甘榜新加坡如今只徒留其名,恐怕与新加坡已无太多瓜葛。

甘榜新加坡
甘榜新加坡是个连马国当地人都未必知道的小村落。(每日新闻)

另外,一名在甘榜新加坡经营裁缝店的当地居民花蒂玛则告诉《星洲日报》,当地有百多户人家,多数从事油棕业和种椰子。

她的丈夫也是新加坡人,而他们正是在甘榜新加坡相恋结婚。

甘榜新加坡
路边的路牌标识写着“甘榜新加坡”。(谷歌街景)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鲜为人知的甘榜新加坡,马国槟城的乔治市和沙巴的山打根也有以新加坡街(Jalan Singapura)为名的街道。

乔治市的新加坡街是在20世纪初,因殖民政府以英属马来亚各州为当地街道命名而得名。

山打根的新加坡街则因当地建了不少组屋,被认为和新加坡街景相似,因而取名新加坡街。

两个“新加坡”

相比纯粹被冠名或因组屋众多而得名的两条新加坡街,因早年新加坡人涌入定居而得名的甘榜新加坡,和新加坡的渊源似乎又更深一些。

而对一些拥有甘榜记忆的新加坡人,曾经的生活方式,如今只能在彼岸回味,也难免唏嘘。

新加坡国立大学曾做过统计,1970年代以前,新加坡有大约220个甘榜。

但自1970年起,新加坡以惊人的速度城市化。时代洪流和城市发展浪潮冲击下,新加坡如今仅剩下两个甘榜,一个在乌敏岛,另一个则是本岛硕果仅存的罗弄万国村(Kampong Lorong Buangkok)。

甘榜新加坡
一个游艇形状的地标写着“欢迎来到甘榜新加坡”。(Reddit)

在Reddit论坛上,有网民调侃,若当初新马历史不是我们如今所熟悉的这套剧本,在不同时空下,甘榜新加坡说不定就会是新加坡现在的模样,和已是高楼矗立,飞速发展的现代新加坡大相径庭。

根据马国统计局资料,甘榜新加坡所在的哥打丁宜县,家庭每月中位数收入为6227令吉(1873新元),由于甘榜新加坡属于乡村地带,收入水平恐怕还会比哥打丁宜全县的整体中位数平均还低。

相较之下,2023年新加坡家庭工作月入中位数为1万零869元。

新加坡有了大城市的便利和机遇,生活水平也跻身世界一流之列;与此同时,却失去了甘榜的恬静与惬意,也许还少了些人情味。

然而,在历史交叉路口中,这样的取舍,或许终究没法避免。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