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成年人学华语得学“婚外情”“自杀”? 教材内容不通用很尴尬

更新:
2025年01月02日 20:03
乐在学习
《通用汉语·乐在学习》一套有四本。引起争议的内容,出现在第四本的“警察局”单元。(联合早报)

脱离寻常生活

2024年岁末,有人爆出消息,本地一家著名且悠久的出版社名创教育出版的华文学习工具书《通用汉语·乐在学习》 出现令人不安的内容,例如“他被刀刺死了”“他非礼我”“他搞婚外情”“他的婚姻失败了”“抛弃孩子”等等。

脸书截图
(脸书截图)

出版社很快出来回应说这一系列的工具书不是给孩子用的,而是给成年人或年轻的华文初学者用的。

出版社还解释,这些工具书是以成年人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同场景来设想词汇和句子,包括婚姻、职场、厨房、购物等等。引发争议的内容,出现在第四本的“警察局”单元。

这样解释听起来好像也很合理,洪姨暂时没有找到完整的工具书好好审视,因为这本工具书已经下架。不过根据媒体和网民的爆料,设想我这个成年人是课堂里的学生,看到上面的一些句子,还是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啊!

有很多更贴近生活的场景

生活和职场的场景对话,我设想中就可以有很多。无论是谈工作、在茶水间相遇、在午休出去吃饭,甚至上下班的交通情况,都有很多对话可以设置。

办公室的茶水间
职场上的茶水间是最多员工聊天与寒暄的场所。(海峡时报)

可是,为什么非要有警察局一章?而且内容还以离婚、抛弃妻子、被刀刺死、非礼、谋杀这些很罕见也算是极端的场景作为对话例子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如果这些句子在课堂上学会了,却在生活中很少用到,岂不是很容易忘记?

难不成为了熟记,我在看到同事或邻居的时候,就试着开口说:“你好,不要非礼我,哈哈哈” “嗨,好久不见,你搞婚外情是吗,嘻嘻嘻”?

语言必须能现学现用

学习华语的成年人,一定是希望能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用得上的场合能自然表达,无论是职场和同事问候、和上级寒暄、在餐饮场所对话、和学校老师谈孩子的事、和邻居或社区居民打招呼,甚至在巴刹和小贩询问价钱,该学的、可以学的、好用的句子学不完。不明白出版社是根据什么决定拿那些极端的句子做教材。

湿巴刹
新加坡的湿巴刹。(联合早报)

好奇之下,洪姨看了看网上留言区,发现很多人猜测工具书的编辑一定是晚间报纸的忠实读者,才会老是想着谋杀案强奸非礼案的。不过这肯定是搞笑啦,书籍出版有自己的把关,如果不是头头同意不可能这样写。

还有一种官方说法是,“这些短语由于经常会出现在凶杀案、夫妻离异等社会新闻里,因此有助成年人理解新闻内容”。所以千错万错,都是新闻的错?

洪姨想破了头,唯一想到的理由是那些句子有可能是从外国的教材直接翻译过来的。

想想,那家出版社是国际公司,国外现在不也掀起学华文的热潮吗?或许在欧美也有类似的出版物,那教材一定也要融入当地社会的寻常生活嘛,那么,离婚啊、非礼啊、命案啊,是不是都比较常见?

哎,读者别说洪姨偏见,实在是这些事情在红毛人的社会,感觉比较多,至少比新加坡多嘛。

应适应社会常见的情况

无论如何,语言教材这种东西,一定要适应本地社会比较常见的情况,学了才有用嘛。

否则我上了几个月的课,学完第四本,为了能熟记并活用内容,遇到邻居的时候,逼自己和他们练习对话:

“林先生,早安,你的女儿昨晚有被非礼吗?”
“张太太,我的儿子说他想逃避现实,抛弃妻子。”
“黄小姐,你的丈夫很英俊,你们一定不会婚姻失败。”
“陈大哥,这么多天没看到你,我还以为你被刀刺死。“

法庭上见
(联合早报)

那么,这个初学华语的成年人,一定活不了太久,或者很快就被打到进医院。

知道情况的邻居肯定也会瞪大眼睛吐他一句:

“Choy,大吉利是!你不要再学华语了,speak English to me OK?!”

这种华语既不通用,又怎么让人乐在学习呢?尴尬在学习才对啊!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