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新加坡建国60周年,一起回顾新加坡的街灯的发展史,不仅能让我们看到城市照明技术的飞跃,还能深深感受到智慧与环保在改善城市生活方面有多重要。
从煤气灯走向电灯
在1956年新加坡的街灯全面改用电力供能之前,街灯是使用煤气来照明,煤气就供自加冷煤气厂。
1864年,煤气灯首次用于照明新加坡的街道。
加冷煤气厂(Kallang Gasworks,俗称火城)是在1862年由新加坡煤气公司所建设,目的就是为了生产煤气,点燃市区的街灯。一直到了1930年,该工厂所产生的煤气都主要用于街道照明。
从高压水银灯走向钠灯
新加坡的第一盏电灯是在1906年点亮。
安全又方便的电灯发明,使得煤气照明系统遭遇被淘汰的厄运。1956年,新加坡的最后一支煤气街灯走入了历史。
取而代之的是使用电力功能的高压水银灯(mercury lamp),后来慢慢被钠灯(sodium lamp)取代。因为钠灯更高效,而且耗电更少且更明亮,但成本较高。
钠灯又分为低压钠灯和高压钠灯,低压钠灯在1969年引入新加坡作为街道照明,但很快就被高压钠灯取代。
在那以后,高压钠灯一直被用于全球的街道照明。
1974年,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开始在所有主要道路上安装高压钠气灯,因为这能将街灯的电力消耗减少三分之一。最初阶段,只在尼诰大道、麦士威路、乌节林荫道、史丹福路和康乐通道(Connaught Drive)等市中心街道上安装了500多盏高压钠灯。
1975年,在“更明亮街道照明计划”下,公共工程局(Public Works Department,PWD)启动了另一个项目:根据需要和技术的进步对街灯进行升级,包括因道路拓宽或改建为高速公路时需要增加街灯数量或调整其位置。在该项目下,所有的高压水银灯也逐步更换为高压钠灯。
为节约能源,公用事业局还将高灯柱替换为较矮的灯柱。较矮的灯柱还有一个额外的优势,即它们不会被树木遮挡,能够提供更好的照明效果。
根据气候和光度自动亮起和熄灭的街灯系统
1987年,为了继续节省成本,公用事业局宣布实施一种新的街道照明系统,让新加坡所有街灯可以在一分钟内开关。
这个系统叫做中央脉动控制系统(Centralised Ripple Control System),它是一种电气远程控制系统,免去了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安装额外电缆的需要。接收器可以接收编码信号,以控制街灯的开关,这一系统的实施将能每年节省高达20万新元。
另外,这个系统也可以让街灯能顺应气候的转变,依据光度感应器的测量适当开灯和关灯。
从高压钠灯走向LED灯
我们所熟知的街灯特有的黄色光芒就来源于高压钠灯。
高压钠气灯虽然提供了美观的温暖色调,而且成本较低,然而它在呈现事物的颜色和细节方面表现不佳。这些功能在时速90公里的高速公路上疾驰时,至关重要而且攸关性命。
LED的白色光源,能够更准确地呈现物体的颜色,帮助驾驶员在夜间更清晰地看清道路情况。
此外,LED灯是定向的,能够将光线均匀地分布在道路上,避免光线照到其他地方,比如道路旁的住宅区。
陆交局自2014年起开始将部分街灯改成LED街灯。
到了2023年初,该机构宣布已经完成了对其管辖的11万盏街灯中99%的更换,并且将在其他政府部门交接的旧道路上继续更换旧街灯。
陆交局在2020年回复一封论坛信件时表示,这些LED灯的特点提高了道路的安全性。
另外,相比起传统的高压钠灯,LED灯的能源效率高出约25%、而且亮度也高出30%,这使得LED街灯更节能且更环保。
所需维修量也减少了,因为LED街灯的平均使用寿命可达10年。相比之下,高压钠灯的使用寿命通常只有三年。
这些LED灯的优势大大节省了成本。
陆交在2023年表示,改用LED街灯使街道照明的年能耗减少了约2700万千瓦时,从而每年节省了大约500万至750万新元的成本。
前交通部长易华仁在2022年回复国会提问时说,大部分街灯发出的光,是3000K(开尔文)暖白光与4000K更亮的白光的混合体。
他当时还说,这种混合光中发出的蓝光“强度较低”,对人体健康最没有不良影响。
他也透露,我国街灯的色温会根据其所在的位置有所不同,例如根据距离住宅区的远近。
“对于非主干道,特别是低层住宅区的道路,陆交局通常会使用3000K色温的暖白光灯。”
新加坡的街灯历经了多个阶段的创新与改进,从最初的煤气灯到如今高效环保的LED街灯,每一次转型都体现了对能源节约、安全保障与环境友好的追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街灯不仅成为了照亮道路的工具,更是城市智慧管理的一部分。
可以预见,未来的新加坡街灯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力,照亮每一条道路,点亮每一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