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环保矛盾体? 坚持不用吸管但丢弃打包盒毫不手软

更新:
2023年03月14日 21:26
塑料袋

“认知失调”

这篇文章的标题,说的就是像红蚂蚁这种在新加坡随处可见的矛盾体。

小贩中心打包
到新加坡小贩中心打包食物,至少都会带走一个打包盒加一个塑料袋。(海峡时报)

不信?看看以下的例子中,是不是有一些你可以轻易对号入座的。

  • 出门会自带餐具和餐盒,却宁可坐私召车也不愿乘搭公共交通;
  • 家里环保袋一大堆(反正很多商店都免费赠送)却懒得带出门。购物时因担心塑料袋会被撑破,还要求套两层塑料袋;
  • 明明带了环保袋,还是放任收银员将物品放进塑料袋,再放入环保袋;
  • 在家不开冷气,用水也节约,走出房间会记得关灯,可是家里的WiFi和热水器却全天候24小时开着;
  • 坚持不用塑料吸管,却几乎天天丢弃打包餐盒和一次性餐具;
  • 买咖啡或茶会自带杯子,但还是经常外卖点泡泡茶(用塑料杯盛放再放入塑料袋);
  • 关心环保课题也支持环保活动,却坚持拥车,一放假就坐飞机出国旅游。
塑料吸管
拒绝塑料吸管。(联合早报)

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和心态,比你我想象的还要普遍。专家称之为“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李光耀创新城市中心的城市心理学系主任Samuel Chng博士日前接受新传媒新闻访问时,尝试剖析上述矛盾心理,在此与蚁粉分享。

他说,这种心态在年轻新加坡人当中十分常见。他们年轻、充满理想主义、拥抱环保,甚至会斩钉截铁说自己永远不买车,结果几年后就被自己打脸。

这些年轻人开始上班后,生活的重心开始改变。赚钱、便利、省时、舒适、社会地位等因素,开始左右他们的每一个决定。

CBD
在新加坡中央商业区上班的年轻人。(联合早报)

“一旦你追求某种生活方式,认识失调就出现了。你必须舍弃一些东西,而往往最先舍弃的就是自己的信念。你慢慢作出改变,然后又为自己的改变自圆其说,使之合理化。

这个时候,人们就开始通过一些小动作或小习惯来换取所谓的‘道德许可’。例如,我今后不再用塑料吸管,但我会计划买一辆汽车。”

就好似,只要自己在一些生活层面作出牺牲与付出,就拥有了道德上的许可,能理直气壮去做一些与自己环保信念背道而驰的行为。

华侨银行2022年8月发布的第二份气候指数调查结果就显示,大部分新加坡人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并不环保

垃圾分类和回收桶
新加坡随处可见的垃圾分类与回收桶,都少人问津。(海峡时报)

调查发现,在那些自诩有积极环保的新加坡人背后推动着他们的,并非环保信念,而是这样做会比较实际、省钱、有益健康也更便利。

虽然有47%受访者表示希望生活在一个可持续更绿色的未来,但比起2021年,却有越来越多新加坡民众在家开冷气,每个月也更常购买全新的非必需品。

冷气室外机
新加坡餐饮区的冷气室外机。(海峡时报)

这些口嫌体正直的行为,大家都有意识无意识地做着。

本月5日,《联合早报》刊登的一则新闻标题让红蚂蚁“惊呆了”。震惊是因为,新加坡的“保姆型”政府竟然还得花时间教公众活用包装袋来装垃圾?这么简单的事,还需要政府教?事实证明,是有必要的。

国人早已熟悉用超市的塑料袋来装垃圾,以至于对米袋和卫生纸包装袋等视而不见,更不会掏钱买可分解的垃圾专用袋。在省钱的前提下,环保必须靠边站。

联合早报
(联合早报)

Samuel Chng博士就指出,比起其他国家的人民,新加坡人其实“还蛮奉行个人主义”的,不太愿意为了“完成大我”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他说,多数国人心里的OS都是这样的:

为什么我必须作出牺牲停止从职总超市拿塑料袋来装垃圾?大家都这么做,环保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总得让我先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后,才有余力照顾其他人嘛。

这种“反正有政府在管,我们只是小人物,顾好自己最重要”的心态,在环保与可持续领域尤为常见。

加上新加坡没有天灾人祸,发生在地球其他地方的极端气候变化事件,甚至是邻国马来西亚近期发生的水灾,都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没有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自然关心程度也不高。

马来西亚水灾
3月4日航拍马来西亚柔佛州低洼地区的水灾情况。至少四人在连日暴雨引发的水灾中丧命,另有近4万1000人被迫疏散。(法新社)

许多气候报告里提到的恶劣情况,都是地球在未来数百年后才会出现的。Samuel Chng博士说,

“如果你跟人说气候变化会在50年后发生,可能他们会关心。如果对方是70多岁,他们应该不会关心;如果对方是二、三十岁的人,那他们就会意识到,很可能会在这一生中经历这种变化。”

所以本地年轻人比年长者更关注可持续生活和环保课题,一点儿都不意外。

近几年,政府越来越注重气候变化和环保课题,也在这些方面作出巨额投入,但民众冷冷淡淡的反应也在意料之中。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新加坡滨海湾金沙。(红蚂蚁摄)

环保课题,目前更多是执政党与反对党在国会里展开口水战时的一些弹药。国人更关心的,始终是民生课题与物价上涨的割肉之痛。

所以,矛盾就矛盾吧。居住在新加坡的红蚂蚁虽然举双手双脚支持环保,生活中依然少不了冷气。

最重要的是清楚知道自己正处于这种矛盾之中。不必为自己找借口,也无须过度自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善尽美,就已经是不完美中的完美了。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