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还在为建国总理李光耀故居欧思礼路38号的去留讨论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另一座跟李光耀大有渊源的旧建筑正悄悄地进行修复。
修复工作低调地进行着,似乎与这座旧店屋的历史暗合,因为它就是茂德路(Maude Road)75号,1942年日据时期,李光耀躲避了两晚后顺利通过日军大检证的车仔馆也就在那里。
如李光耀的弟弟李祥耀所说,若不是他们家当年的人力车夫高长古帮助李光耀在那里逗留久些,新加坡的历史或许就永远改变了,茂德路75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时隔近80年,这座建于1925年的旧店屋已经获得修复,但里头仍保留了历史的痕迹,与翻新过的部分相辉映。
保留历史印迹
茂德路75号二战后一度改作商业用途,门面改为一道铁拉门,该区的建筑到了1991年10月25日才获得保留。
茂德路75号修复工作由建筑古迹修复与研究顾问公司Studio Lapis的创办人之一何永轩领导。由于业主要求保留前住户所留下的痕迹,何永轩采取了稍微不同的做法,保留店屋里一部分“经历时间磨损的历史脉络”。
他告诉《商业时报》:
“换句话说,为了保留时间所留下的印记,(店屋)不是一切都焕然一新,完全经过整修。”
多年以来,店屋内部经过多次翻修,但还是能在第三楼找到不少昔日的踪影。
何永轩指出,三楼的壁龛式阳台便是一个有意义的设计元素,它是住客消磨时光的空间,反映了对于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阳台内部还有一堵贴满了报纸的墙壁。何永轩指出,当年车仔馆的住户都不识字,但墙壁上出现报纸还是有其原因的:
“有人认为,住户在墙上贴报纸,是为了给墙壁降温,如同在控制房内的湿度。”
施工期间,工作人员还在一楼入口处附近一层厚厚的水泥砂浆底下,发现红色的水泥地砖。
工作人员将带有花纹的地砖仔细取出,并在施工完毕后将其重新安置。
原本砌在厕所和厨房外墙的通风砖也作为装饰品获得保留,原有的木质地板和托梁也重新打磨、涂上新的一层清漆,焕然一新。
这个修复项目耗资300万新元,经过大约三年才完成。
何永轩表示,最大的挑战,就是在全面和部分修复之间取得平衡,毕竟这座店屋还会出租,租户未必会欣赏带有“时光印迹”的部分。
据《商业时报》报道,这座店屋的一楼和二楼适合餐饮业者租用,三楼及以上的空间则适合用作办公室或健身房,当局也正在制造一个纪念标记,记载茂德路75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