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易通计划“翻煎饼” 反映推行数码化,使用者感受很重要!

更新:
2024年01月23日 00:25
易卡通计划“翻煎饼” 反映推行数码化使用者感受很重要!

科技的初衷是使人便利

经历多日纷扰,政府今天(22日)终于宣布,公共交通系统将继续沿用现有的成人易通卡(EZ-Link),原本预定要在今年6月1日全面过渡到新易通(SimplyGo)系统的计划将暂时搁置。

讲好听点,这叫从善如流;说难听点,就是朝令夕改,政策“翻煎饼”了。

政策大U转,可以理解为俯顺民意,政府不仅听到人民的心声,还接纳了意见作出相应修改,这点值得嘉许。

但当初推出新措施,是否不够深思熟虑,没有深入了解使用者的需求?推行过程中,后端系统不给力帮倒忙,最终导致计划不得不从“Go”变“Gostan”(开倒车),这些都是必须深刻检讨的。

随着当局宣布继续沿用旧系统,即意味着本地公交系统暂时会是新旧系统并行的状态。

双管齐下当然是有代价的。

刚在上1月18日接棒转正的新科交通部长徐芳达今天下午在脸书透露,政府将投入额外的4000万新元更替硬件和维修系统。他也代表交通部和陆路交通管理局向新加坡人道歉了。

徐芳达
徐芳达脸书贴文截图。

4000万新元,数目不小,但为科技弱势群体排除原本可能面临的不便,不啻是花在刀口上。但疑问也跟着出现:既然可以花4000万元解决问题,为何当初不这么做,偏要让大家无事忙乱一通?

在数码化一事上常有争议言论的前官委议员郑恩里,今天在徐芳达脸书和各大新闻粉专留下了以下言论:

“大家必须好好了解。为了抚慰那些还想用旧系统的人,维持新旧系统的成本是4000万新元。如果我们按计划废除旧系统,就能省下4000万新元了。我觉得这笔钱应该让那些想要旧系统的人来出。”

红蚂蚁认为,新加坡在数码化过程中,最该唾弃的,正是这种将所有科技适应力较弱者统统归为非我族类,要他们自己为跟不上“数码化列车”负责的傲慢态度。

当局未准备妥当所以得背锅?

陆交局1月9日提醒公众尽早去更换车资卡,因为今年6月1日起,本地公共交通系统将全面过渡到新易通(SimplyGo)系统,这至少引发了两大争议:

  1. 相关后端系统没有准备好应付大批流量,导致一些乘客尝试转换现有易通卡碰到了延误;
  2. 乘客使用新易通卡上下车时,无法在阅卡器直接查看车资或卡内储值。

第一点毋庸置疑,当局没有做好万全准备,便作出宣布,这个锅肯定是要背的。

但相信此次让当局收回成命,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不少民众很介意的第二点。

不少民众非常在意无法在阅卡器上直接查看新易通车资和余额。(联合早报)

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没错,新易通(SimplyGo)好处不少。

它允许人们直接使用免触式银行卡,或添加到电子钱包的信用卡或借记卡支付车资。

这样一来,乘客无须担心车资卡余额不足,只要信用卡没刷爆,户口里的存款还够,就可自由畅行。喜欢“轻装上阵”的人,出门还能少带一张卡,甚至只须一架手机便能走天涯。

乘客也可通过手机应用程式远端为新易通卡充值,对于每天出门时间总是掐得刚刚好,未必有时间在地铁站充值的乘客,也是一大便利。

但对不少新加坡人而言,这些好处,恐怕还是抵不过新易通卡最大的死穴:

不能在每次支付车资时,实时显示卡片的余额和扣款。

这是目前还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

简单来说,新易通卡的车资和余额数据并非如旧系统那般储存在卡中,因此若要让车资和余额显示在地铁闸门和巴士的阅卡器上,就必须花费几秒钟时间从后端系统索取信息,但那势必会拖慢乘客流动,实务上不可行。

理论上,人们可以透过新易通(SimplyGo)应用程式查看车资和余额。

但并非所有人都具备足够的科技识读能力,尤其对部分年长者而言,一些复杂的科技应用,更是像无字天书般让人“抓无球”。

对这群无法适应新系统,因而无法善用新易通卡好处的民众而言,新易通卡反倒带来更多不便。

他们担心,上下车无法看到车资扣款,万一被多收了车资怎么办?

他们担心,上下车无法看到卡内余额,要是下次余额不足该怎么办?

一些低收入族可能也会担心,无法当下看到扣款和余额,他们要如何控制自己的公交开销?

对于不善使用手机的乘客而言,无法直接从阅卡器查看新易通的车资和余额,形同“开倒车”。(联合早报)

科技的初衷是使人便利

数码化可以加快效率、减少成本,但也别忘了它另一个更重要的初衷——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便利。

对上述群体而言,数码化有没有让他们的生活更便利?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数码化应该以更具包容性的方式进行。

推动任何数码化之前,除了账面上的益处,也必须深入了解,在科技上较弱势的群体,能否跟上数码化的步伐,会不会在数码化的浪潮中,遭时代遗弃?

新加坡老年人口逐年增加,根据2023年人口白皮书,65岁以上的年长者已逼近人口两成,而他们通常也是对新科技适应力较弱的群体,数码化不该以牺牲这群人的尊严与生活便利为代价。

年长者对新科技的适应能力较弱。(联合早报)

无可否认,数码化趋势长远来说终究不可抵挡,也有其必要性。

但在过程中,当局可以尝试做得更周全缜密:和民众进行更多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过渡时间长一些,不让人感到那么仓促,避免给人一种赶鸭子上架的印象。

尤其是公共交通这类影响大众生活甚巨的基本服务,任何数码化工作更应多些关怀体谅、少点急躁冒进。

小时候,爸爸妈妈在我们蹒跚学步时,总是耐心陪伴我们。

有一天,他们老了,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我们就该紧紧牵住他们手,陪着他们一起慢慢前行。

在推动数码化的征途上,这样的包容与感恩之心,才是我们应该时刻谨记的。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