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士和私召车的车资越来越高,蚁粉是不是改搭其他交通工具了呢?
从交通部的最新数据来看,德士和私召车的每日平均载客量,确实比以往少了。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许连碹博士昨天(9月10日)在国会答复议员询问时透露:
从去年第二季至今年第二季,活跃载客的德士和私召车司机人数增加了8%,目前约有6万7000名。
但同一时期的日均载客趟次却只增加了1%,达60万6000趟次。
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司机的收入也跟着减少了。
需求高 车资涨 促使更多司机进场
比起2022年冠病防疫措施刚放宽时僧少粥多的情况,现在可说是今时不同往日。
当时,德士和私召车司机因在疫情期间难以取得收支平衡而选择退场。随着疫情趋稳,乘客回流,司机短缺的情况仍不见好转。
时隔两年,风水轮流转。
车资上涨吸引了更多司机加入行列,但司机人数增幅已经远超载客需求。
尽管如此,许连碹强调,政府无意限制司机人数,而是让司机供应根据车资和载客需求灵活变动。
“载客需求高,车资上升,自然会有更多司机进场;当司机过多,车资下跌,一些司机可能决定退场。”
她也重申,比起预设供应,政府更希望市场保持开放,保存竞争空间,让新业者加入。
业者为“抢生意”降低车资 司机反遭殃?
至于德士和私召车的车资,是由业者根据市场竞争情况而定,并非由政府制定。
但许连碹保证,当局会继续密切关注车资的涨势。
2023年上半年的净车资和平均加成价(surge pricing),已经从年初的巅峰回落到2022年上半年的水平。
当然,车资和司机收入也会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当新加坡人趁着学校假期出国,乘车需求减少,车资就会下跌。私召车巨头Grab告诉亚洲新闻台,这是一年一度的“常规现象”。
反之,在佳节或大型活动期间,车资也会随着需求增加而上升。
例如,今年2月的农历新年以及3月的泰勒丝(Taylor Swift)演唱会,就推高了车资和司机收入。
Grab预计,这个月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F1新加坡大奖赛,将让载客需求进一步回升。
不过,接受亚洲新闻台访问的私召车司机可没那么乐观。有的透露,他们过去六个月的收入骤减了三成。
56岁的Grab司机李先生说,他之前每天工作10小时,可赚取300至500新元;但从六个月前开始,即使工作时间不变,收入也不见起色。
他认为,这与私召车平台之间的竞争有关,一些业者为了“抢生意”而降低车资,反而“害”了司机。
另一位匿名受访的67岁司机也直言,私召车公司不应把自身利益置于司机利益之上。
他指出,公司通常会提供奖励吸引司机加入,但这些奖励会随着司机经验的增加而减少。
“物价在上涨,油价在上涨,我的收入却在下跌。我只好减少在外用餐,有时还得靠借贷来应付生活开销。”
72岁的TADA司机陈先生却认为,随着业者竞争加剧,降低车资是在所难免的。
“收取高额车资,谁会愿意乘车?大家都有Grab、Gojek、Ryde和TADA的手机应用,乘客也会货比三家。”
德士和私召车司机将获更多保障
其实,司机们也不必过于担心。
陆路交通管理局去年9月已开始就点对点(point-to-point)载客服务业的监管框架展开检讨,首阶段将落实的措施包括:
德士使用年限从八年延长至十年;
车龄不到三年的德士,例常检查次数从每半年一次,减至每年一次;
较小型的德士公司无须提供电话召车预约服务。
陆交局指出,现有的监管条例太严格,会推高营运成本。这些新措施能让德士公司以更长时间分摊经营成本,公司就能与司机共享省下的成本。
另一项好消息,要属国会昨天(9月10日)三读通过的平台人员法案了。
包括德士和私召车司机在内的平台人员,将获得更多保障,包括工伤赔偿、住房和退休保障。平台运营商也须为他们缴纳公积金。
不过,随着租车成本和燃油价格上涨,相信司机们最担心的还是每日开销。要有足够收入养家糊口,就只能在路上工作更长时间了……
红蚂蚁有个小小的反馈:如果司机们别等到有加成价的时段才出车,说不定在非繁忙时段还能多载几名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