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金钱观念应从小培养,但七岁就拥有借记卡未免太早了吧?

更新:
2024年09月05日 21:43
存钱
设计对白:“这一张张的东西是什么?钞票?没听过……”(联合早报)

不再需要每周跟父母讨零用钱?

蚁粉还记得自己生平第一个银行户头是几岁开设的吗?当时户头里又有多少储蓄?

如果你跟红蚂蚁属于同个世代,应该就是在小学入学时自动获得一个储蓄银行(POSB)户头,第一笔存款只需1新元。

这项自1969年推行的学校储蓄计划,旨在鼓励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储蓄意识。

时隔50多年,竟然有另一家银行要来“抢生意”!

华侨银行(OCBC)日前宣布:

从今年10月20日起,7岁至15岁的“Alpha世代”将能拥有自己的数码银行户头和借记卡(debit card)。

换句话说,这些就读小一至中三的学生,将可通过刷卡或扫描QR码进行付款、转账、存钱和提款。

不过,这个户头必须由他们的父母,透过华侨银行的数码银行应用,为孩子申请开设。

储蓄
孩子存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父母都看得到。(华侨银行脸书)

父母仍有“监控权” 孩子无法“放飞自我”

目前,新加坡16岁以下少年和儿童的银行户头,多数是与父母联名开设,不过只有父母拥有操作数码银行交易的权限。

日后,这个新户头将以孩子的名字单独注册,但户头的交易上限仍会由父母管控。

当孩子进行任何付款或转账服务时,父母可透过自己的数码银行应用实时监控。父母也有权更换孩子的借记卡密码。

一些家长认为,这样的无现金付款方式,与目前小学生使用智能手表在学校食堂和文具店付款的方式异曲同工,值得支持。

学生
许多新加坡小学的食堂和文具店,已允许学生使用智能手表付款。(星展银行脸书)

这名家长说,他的孩子从10岁就开始使用借记卡,并且存了相当多钱,因为手机应用上会显示扣除的款项和余额。

“加上现在几乎到处都在采用无现金付款,要从钱包掏出硬币来付款很麻烦。”

留言
(脸书截图)

另一名家长也说,银行储蓄服务应该更便捷,让儿童从小培养理财习惯。

“如果这个新户头早在10年前、我孩子还在念小学时推出,我会非常高兴。”

留言
(脸书截图)

还没学会赚钱 就先学会花钱?

不过,从脸书上的留言看来,多数家长还是持保留或反对意见,认为从小就灌输孩子“无现金”概念并不恰当。

这名家长说,孩子还没有能力赚钱,不应让他们使用借记卡。

留言
(脸书截图)

也有家长直言,这个年纪的孩子连个人物品都无法好好保管,只会一直把借记卡弄丢。

“这样要怎么教导孩子存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纪律、负责任地使用借记卡?”

留言
留言
(脸书截图)

与信用卡不同的是,刷借记卡时扣除的是银行户头里预存的储蓄,并非每月底一次过付清账单。

若借记卡不小心丢失或被盗用,还得立即向银行通报。

更何况,现在的诈骗分子越来越猖獗,老人家都会轻易上当,更别说是小朋友了……

理财教育不是这样教的?

或许,这名网民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许多父母的担忧:

“孩子们还未能有机会使用现金,未能了解金钱的真正价值,就开始接触数码付款,唉……”

留言
(脸书截图)

的确,少了“收钱”和“找钱”的过程,小朋友对金钱的获取和买卖交易等意识可能会变得薄弱。

随手一刷,“滴”的一声就能结账,省时又省事。

一旦孩子习惯了这种购买行为,试问又有多少孩子愿意自动自发地再使用现金?

学生
学生在地铁站使用易通卡付费,也是随手一刷,省时又省事。(海峡时报)

少了把钞票和硬币握在手里的实在感,只怕孩子们以后只能望着结账屏幕上的数字,想象着“现金”这个抽象的概念……

毋庸置疑,理财是一项重要的基本生活技能,尤其是在数码时代成长的孩子,从小就接触无现金消费。

不过,对一些小朋友来说,理财可能是相当沉闷的课题。

华侨银行投资策略常务董事梅农(Vasu Menon)建议,父母可考虑以下几个寓教于乐的方式与孩子互动:

  • 为孩子设定储蓄目标,并在孩子达到目标时给予额外奖励。

  • 利用不同大小的瓶罐分配储蓄:大的代表需要较多钱的花费,例如去主题乐园玩;小的代表较少钱的花费,例如买玩具。

  • 给孩子一笔预算,让他为家人策划一餐,并准备购物清单。

  • 要求孩子将未来一周所需的花费记录下来,让孩子慢慢养成记账的习惯。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