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每隔几年就换个新邻居,已成为常态。能遇到好邻居,还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组屋区的邻里纠纷时有所闻,最常见的导火线不是噪音扰人清梦,就是走廊空间的“争夺战”。
其实居民心里都明白,组屋走廊是公家的,但一些屋主就是喜欢在大门外摆些装饰物或种些花花草草。
最近,加冷峇鲁一座组屋走廊上的60多尊神像就在网上引发热议。
据《新明日报》报道,这些神像包括观音、四面佛、弥勒佛、福禄寿、阎罗王、黑白无常、拿督公、耶稣和象头神(Ganesh)。
神像之间还有一些摆设品,例如招财蟾蜍和鲤鱼。
屋主受访时说,虽然神像众多,但只有六尊由他供奉,其余的都属于邻居,他只是帮忙整理。
“这些神像摆了25年都没人投诉,现在有人拍照放上网,市镇理事会就下令要清理。”
根据新加坡民防部队的防火条例,所有组屋的公共走廊必须维持至少1.2米宽的逃生通道。也就是说,宽度少于1.2米的走廊不能摆放任何物品。
怎么呼吁都不听?
据红蚂蚁观察,在今年刚过去的三个月,《新明日报》几乎每月都有读者申诉邻居霸占走廊空间。
7月10日:实龙岗中路
屋主在走廊靠墙处摆放一个没有接上电源的桑拿房,当储藏室使用;周围还有橱柜、鞋柜、凳子、沙发和屏风,以及30多个大大小小的盆栽。
6月9日:坎贝拉路
杂物从走廊一路堆到电梯大厅,包括纸皮箱、雨伞、晾衣架、脚踏车和儿童踏板车。
5月10日:文庆路上段
八旬老翁在走廊和楼梯口摆满旧电器、拖把、油桶、铁罐、塑料袋和脚踏车零件。
5月5日:欧南园约克山
12层楼的租赁组屋中,有八个楼层的走廊堆满杂物,包括沙发、茶几、衣橱、鱼缸和电风扇,还有居民把楼梯间的栏杆当作晾衣架。
民防部队和市镇会曾多次呼吁,切勿在公共区域装置未经批准的构造物,并减少杂物以免阻挡走廊和楼梯间,在发生火患时妨碍居民逃生。
不过,单是呼吁有用吗?居民会听吗?
一名《海峡时报》读者就建议,应该出版一本“居民手册”,明确列出住在组屋应遵守的一套行为守则。
读者Chong Ling Eng指出,随着组屋空间缩小,来自不同生活背景的居民更容易产生摩擦。
“目前,建屋局并没有限制居民吸烟、烧香或打麻将的时长和频率。正因为缺乏明确的指导原则,这些问题才会越来越严重。”
他认为,有了居民手册,大家会更清楚身为组屋居民的权利和责任,了解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而哪些已经逾越社会规范。
他也建议当局为可能对居民造成不便的活动设定合理的时间限制。
这番言论却引来其他读者的驳斥。
读者Samuel Choo认为,为邻里生活制定一套硬性规定,可能会造成过度监管的风险。用居民手册来教育人们“如何在组屋里正确地生活”,也有违敦亲睦邻的甘榜精神。
“家是我们忙碌一天后休息的地方,不应把它变成一个受管制的环境,还要时刻遵守各种条例,活得战战兢兢。”
“真正和谐的居住环境,应来自邻居间的相互尊重,而不是一堆规章制度。”
该强硬时不能手软?
事实上,早在2003年,建屋局就推出过一本《组屋居民手册》,并免费派发给所有屋主。
但这本手册不是教大家怎么对付“恶邻”,而是提供一些家居维修方面的实用建议,以及住家安全和保安贴士,例如装置窗户的工作应聘请合格的承包商。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今年3月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律政部开支预算时宣布,政府计划在邻里设立更多社区纠纷调解中心,以及由国家发展部成立专门的现场应对小组,以尽早在纠纷升级之前协助双方和平解决问题。
唐振辉也说,现场应对小组会先从噪音和囤积杂物这类“严重影响社区和谐”的案件着手。
不过,红蚂蚁好奇的是:
即便现场应对小组有权向肇事居民发出警告,若居民始终不愿配合,你又能奈他何?
一般上,建屋局或市镇会对于组屋走廊乱放杂物,仅采取柔性劝导的管理措施,让居民发挥自律精神。
劝导和沟通固然重要,但若居民屡劝不听,或许真有必要对公共空间的使用权制定更明确的条例,避免占据或滥用的现象沦为常态。
这样一来,在解决邻里纠纷时就有原则可循,不仅可以保护受害者,也能让肇事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当局每次都酌情处理,难保不会扩大“灰色地带”,让更多“恶邻”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