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地铁是很多新加坡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但尽管我们每天都乘坐地铁,也可能忽略新加坡地铁系统的许多“暖男”贴心设计。
以下是关于它的五个小秘密,看看你注意到了几个:
1,车窗会自动打“马赛克”,保护周边居民隐私
新加坡轻轨列车的车窗玻璃自带打马赛克的功能。
由于轻轨建在地面上,列车往往会横穿住宅区等涉及人们生活隐私的地点。
为了确保居民的隐私得到最好的保护,轻轨使用液态晶体玻璃车窗,一旦列车经过组屋或其他建筑物,车窗就会自动变朦。
正在兴建的裕廊区域线,地铁轨道也是挺靠近组屋区,相信届时列车也会用上类似的车窗。
2、地铁站电动手扶梯会在繁忙、非繁忙时段调速(不是为了省电)
2016年至2022年间,SMRT耗资4730万元,整修东西线和南北线地铁站的231台电动扶梯。
它们于1987年至1990年间启用,是我国所有地铁站中最老旧的一批电动扶梯。
翻新后的自动扶梯在非高峰时段会以每秒0.5米的速度运行,而不是高峰时段每秒0.75米的速度,因为在非高峰时段乘搭地铁的通常是长者和小孩,电动扶梯速度稍微慢些,对他们来说更安全。
目前并不是每个地铁的电动扶梯都有这个双速功能。
分布在32个地铁站,包括地铁东西线、南北线的部分电动扶梯以及东北线的所有扶梯(共290台电动扶梯)要在翻新后才拥有这个双速度功能。
这些电动扶梯多数已使用超过20年,陆路交通管理局预计2026年展开提升工程,预计2032年完成。
3、地铁站一天12个小时播放本地音乐,让你多了解本地歌手
国家艺术理事会与公共交通业者SMRT在2023年8月30日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旨在通过音乐、诗歌和街头表演为通勤空间注入活力,并让公众有更多途径接触本地艺术,同时为本地音乐人在广泛的受众群中争取新的曝光机会。
谅解备忘录其中一项是,艺理会和SMRT将合作推出为期一年的“I Play SG Music”活动,将本地音乐带到在125个地铁站、轻轨站和巴士转换的乘客,提升他们搭乘公交前往生活、工作和娱乐场所的日常体验。
播放列表有超过53位音乐人的50首本地音乐,每天早上、中午和旁晚配合不同时间的心情来选择播放,每个时段播放三个小时。
蚁粉若听到自己喜爱的歌曲,可以多多关注创作者。
另一方面,SMRT也在70个地铁站和车厢内播放特制音乐,让靠听觉导航的视障者等特需乘客知道地铁列车即将到站,打造更包容的通行环境。
4、不同颜色的座椅、折叠式的座位、靠椅,用什么椅子背后都有巧思
坐地铁的蚁粉,可能早已注意到每个车厢的座位颜色都不一样,但是否知道背后的原因?
这个设计并不完全是为了美感。据交通部的解释,这是为了在有突发意外或者乘客突发疾病时,能够更快锁定乘客的位置,方便救援。
蚁粉下次和朋友约在列车上见面时,不妨根据座位的颜色,告诉对方你在所在的车厢。
另外,即便在同一个车厢里,专供妇孺老弱的保留座位,跟普通座位的颜色也不一样,前者较深,后者较浅。
折叠式座位
地铁南北线、东西线以及汤申—东海岸地铁线(TEL,简称汤东线)的一些列车自2018年起设有折叠式座位。每节车厢设有12个折叠式座位,整列列车共有72个。
不过这个设计似乎不够贴心。乘客无法随意将这些座位折叠起来,只能由车长或地铁职员在列车运作前决定是否将座位折起或放下。
这意味着乘客不能在运行期间根据“拥挤程度”调整折叠或放下。
设有折叠式座位初衷是,在高峰时段折起来可腾出空间容纳更多乘客,据说能多容纳100名。
然而,使用过的人都认为折叠式座位是“虚有其表”。
由于通勤者通常喜欢坐着,折叠座位总是有人,车长或地铁职员没有机会把座位折叠起来。而且设计是一张长椅,哪怕只有一个人坐着,也无法把它折叠起来。
乘客说,列车只有抵达总站,所以乘客必须下车,车长或地铁职员才有机会把座位折叠起来。
站立式靠椅
另外,一些车厢还设有站立式靠椅(perch seat),同样是为了腾出更多站立空间。
5、“消失”的地铁站
经常乘坐环线的蚁粉应该注意到,从加利谷地铁站(Caldecott)到植物园站之间的路程异常漫长。
看一下地铁图,你会注意到列车的编号分别是CC17和CC19。
放心,他们没有打错字。CC18是为尚未建成的武吉布朗地铁站预留的。
蚁粉在汤申路一带的惹兰马士和(Jalan Mashhor)可以找到武吉布朗地铁的“外壳”。目前只有两栋建筑,一个是通风口,另一个是紧急出口,以防地铁被困在加利谷和植物园两个地铁站之间。
该地铁站是市区重建局将武吉布朗地区开发为住宅区的城市规划一部分。武吉布朗地铁站虽然还没有确定什么时候兴建,甚至启用,但当局已为它预留了位置。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被新加坡地铁这个大“暖男”感动到?你还发现过新加坡地铁站其它贴心的设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