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这几个地区 将当年的经济活动全浓缩在地名里

更新:
2023年01月23日 20:59
新加坡地名印记之四

新加坡地名印记(四)

相信新加坡人对劳明达(Lavender)不会感到陌生,因为想出国的人,每隔几年都必须到这里的移民与关卡局更新护照。

红蚂蚁小时候陪爸妈去做护照,总是期待着一走出地铁站就能看到一片紫色花海。因为历史老师常说,人们为地方取名,很多时候会以当地人的活动来命名。这个地方既然被称为“Lavender”,那肯定种满薰衣草吧!

长大后才知道,薰衣草最怕炎热和潮湿气候,不太可能在酷热的岛国生长。那么这个地方为何被称为“薰衣草”街呢?

这一期的《地名印记》带大家走进时光隧道,通过地名去了解新加坡先辈们在岛国上所从事的经济文化活动。

一、波东巴西(Potong Pasir)

源自采沙场

马来语“Potong Pasir”是“割沙”的意思。

1910年至1937年,波东巴西一带都是采沙场,人们开凿山区以供应当时建筑热潮所需的沙土。

这一带虽然每逢雨季都会出现洪灾,不过由于土壤肥沃,又有加冷河灌溉,因此吸引了许多人前来种植蔬菜和养猪养鸡。农民当中以广东人居多。到了1950年,波东巴西已成了新加坡一个最重要的蔬菜种植区。

Potong Pasir
波东巴西处于低洼地区,易闹水患。1954年、1969年和1978年的水患最为严重。(etsyexplores.com)

二、盛港 (Sengkang)

源自实龙岗河的渔港

盛港有“丰盛渔港”的意思。

这个地名源自一条称作罗弄盛港(Lorong Sengkang)的道路。马来语“Lorong”的意思是巷,马来语“Sengkang”的意思是用楔子楔住。

实龙岗河从淡滨尼路(Tampines Road)附近开始,经过后港就在这里与双溪槟榔河(Sungei Pinang)汇合。由于这一带有个渔港,因此原先被称为“港脚”。早期,这里的村民主要以捕鱼或种植胡椒、橡胶以及黄梨为生。

Sengkang
1958年的“港脚”。(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三、榜鹅(Punggol)

源自水果种植区或树桩

榜鹅的地名由来有多种说法。

马来语“Punggol”的意思是投掷树枝或用弯曲的木棍采摘树上的果实。这意味着榜鹅之前可能是水果种植区。

也有人说,地名指的就是批发水果的地方。另外也有人认为“Punggol”源自淡米尔文“Pongal”,是树桩的意思。

大约200年前,榜鹅码头一带是个马来村,村民主要以捕鱼为生,也有人饲养家禽家畜。后来,从中国南来的侨民也到此处落脚,当中以潮州人居多。他们最初主要从事橡胶种植,之后也开始种植和买卖蔬菜水果。

Punggol
榜鹅早期的甘榜。(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四、勿洛(Bedok)

源自回教堂内大鼓

“Bedok”源自马来语“Bedoh”,指的是回教堂用来召集回教徒前往做礼拜的大鼓。

勿洛在上世纪50年代有不少回教堂,不时会响起大鼓的敲鼓声,因为这里的马来人会用鼓在村里宣布重要的消息,每天也用五次鼓声来提醒马来人祈祷的时间,所以人们才会将这区称为“大鼓”。

另一种说法则是“Bedok”其实源自马来语“Biduk”,即是“小渔船”的意思。

Bedok
回教堂用来召集回教徒做礼拜的大鼓。(互联网)

五、实乞纳(Siglap)

源自“被遮盖的黑暗”

“Siglap”源自马来语“Gelap”,指的是足以遮盖一切的黑暗。

传说这个地名是因1821年发生的日蚀而得名。当天日蚀发生时,这一带陷入黑暗,村民吓得直喊“gelap、gelap”。不久后, 在该地区开发了新甘榜(Kampong Bahru)的苏门答腊王子 Tok Lasam 便将甘榜名改为甘榜实乞纳(Kampong Siglap)。

Tok Lasam 因不满父王的继位人选,在1809年和随从移居到新加坡。他的坟墓至今还在实乞纳区里的惹兰森巴丹 (Jln Sempadan)。

Siglap
1890年间的实乞纳甘榜。(Wordpress)

六、芽笼(Geylang)

源自工厂或压碎椰子

“Geylang”或许是从马来语“kilang”演变而来,意思是工厂。

芽笼早期有大量椰林和香茅植园,因而衍生出众多以椰林和香茅为原料的加工厂。另一种说法是“Geylang”源自马来语“Geylanggan”,意思是压碎,即压碎椰子取出果肉和椰奶。

Geylang
20世纪中位于芽笼的马来甘榜。(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七、加冷(Kallang)

源自工厂或某个海人部落

“Kallang”或许是马来语“Kilang”的错误拼写,意思是工厂,加冷一带过去曾有许多种植园和加工厂。

早在20世纪前,加冷河流域常见的农作物包括甘蜜、胡椒、甘蔗、棉花及水稻等。

另一个说法是早在1819年,附近海域有“海人”(Orang Laut)活动。当时有四支族群分别在格南、石叻、加冷和实里达活动。其中有一支称为“Orang Biduanda Kallang”,聚居在加冷河附近,加冷因此而得名。

Kallang
1911年住在加冷河的海人。(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八、劳明达街(Lavender Street)

借花名‘压’异味

英语“Lavender”原指的是散发淡雅芬芳的薰衣草。

19世纪的劳明达街“地如其名”,处处“香气四溢”。不过,那种“香”可不是薰衣草的芳香,而是来自人类的“夜香”。

1840年代,这里的蔬果和甘蔗园农民每天都以人类排泄物作为肥料,导致四处臭气熏天。最绝的是附近的加冷煤气厂每天还“送”来煤气异味。这两种臭味混杂而成的“顶级香味”无时不令人作呕。

为了“压住异味“,当地居民苦中作乐,特意为这地方取了“Lavender”的美名。1858年3月8日,殖民地政府正式采纳这条街名。

Lavender
19世纪至20世纪初,劳明达街是全新加坡最臭的地方之一。(Roots.sg)

九、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

源自海角围栏

“Tanjong” 源自马来语“Tanjung”,指的是海角,马来语“pagar”指的是围栏。顾名思义,丹戎巴葛就是个在海角建立起来的围栏。

1819年,莱佛士登陆时,丹戎巴葛是个小渔村,海面上建造了捕鱼的奎笼。根据《马来纪年》记载的一个古老传说,丹戎巴葛海面上早期经常发生剑鱼伤人事件,海人因此都不敢出海。有个聪明的小孩灵机一动,以香蕉树干筑成围栏,让剑鱼卡在围栏上动弹不得。剑鱼被消灭后,天下太平。

为了纪念小孩的贡献,此地以丹戎巴葛命名。《马来纪年》著于17世纪初,因受到印度文化与区域政治的影响,将神话、传说和史实都融为一体,故无法确定事件的真伪。

Tanjong Pagar
1880年代的丹戎巴葛码头。(roots.sg)

十、中峇鲁(Tiong Bahru)

源自新坟场

福建话发音的“中”(Tiong)指的是塚,也就是坟场的意思。马来语“Bahru”则指的是“新”的意思。“中峇鲁”指的就是在1859年建成的新坟场,每年可让500名往生者入土为安。

与中峇鲁毗邻的丹戎巴葛一带原是沼泽地,附近都是坟场,由于政府决定将丹戎巴葛发展成市区,便将当时位于现今中央医院所在地的坟场迁移到中峇鲁。相对原来的旧坟场,中峇鲁因此得名“新坟场”。随着城市发展,这个所谓的新坟场在1930年被拆除并发展成组屋区。

Tiong Bahru
2014年9月至11月间,当卫生部在中央快速公路前往惹兰红山出口处一带的山坡上建造多层停车场时,有人在这里发现了4个古墓,相信它们都是由160年前的“新坟场”遗留下来的。(海峡时报) 

十一、红山(Bukit Merah)

源自传说“被血染红的山”

马来语“Bukit”指的是“山”,马来语“Merah”的意思是“红色”。

根据《马来纪年》里所记载的传说,丹戎巴葛的海面经常有剑鱼伤人,海人都不敢出海捕鱼。一个小男孩想到了以围栏防御剑鱼的妙策,成功将剑鱼消灭。这件事后来传到了国王的耳里,国王担心小孩长大后会夺取王位,于是借机将他给杀了。小孩的鲜血将山林染红,红山因而得名。

Bukit Merah
1966年的红山主街道。新的政府组屋已建成,但街道旁就是农村。(海峡时报)

十二、乌节路(Orchard)

源自果园

英语“Orchard”指的就是果园。在1830年代,这里沿街种植了大片的甘蜜园和胡椒,后来更是大量生产豆蔻。乌节路附近的史各士路(Scotts Road)、卡佩芝路(Cuppage Road)、经禧路(Cairnhill Road)、欧思礼路(Oxley Road)等就是以几大豆蔻园园主命名。

到了19世纪末,一场虫害将广大的果园损毁,果园从此停产,沦为荒地。当时谁也预见不到乌节路日后的辉煌,以及在国际上的盛名。

Orchard Road
早期的乌节路。(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十三、大士(Tuas)

源自传统捕鱼方式

马来语“Tuas“指的是沿海土著的一种传统白天捕鱼方式,如今已经很少见。渔民将一些椰子叶状体和枝叶茂密的树枝摆在海面上,随着潮汐而漂浮。同时,撒一张大网并悬挂在下面。鱼看到了阴影就会被吸引。当越来越多鱼进入网中,马来渔民就把网拖上船。

Tuas
1960年代位于大士的渔村。(Wordpress)

十四、兀兰(Woodlands)

源自橡胶树园

早期,这一带有许多橡胶园和养殖场,不过就属橡胶种植业最蓬勃。由于橡胶树木处处可见,因此这个地区以“木”得名。这里还有个俗名,叫“老山”。由于新加坡土地有限,人们于是北上到对岸的柔佛开发“新山”,因此人们除了将这一带称为“木地”,也将兀兰称为“老山”。

Woodlands
1910年的兀兰火车站及码头,当时新加坡与新山不通车,要过岸得先搭火车后乘渡轮。(维基百科)

十五、诺维娜(Novena)

源自圣亚丰索教堂

这地区在19世纪原先被称为马里士他,因为有一位美国驻新加坡首任领事约瑟马里士他 (Joseph Balestier)在这里开发了甘蔗园。

不过后来,由于坐落在这里的圣亚丰索天主堂(Church of St. Alphonsus)内的永援圣母九日敬礼(Novena)非常有名,出席这些敬礼的人数比出席弥撒的人还多而且当中有许多人都是非信徒。他们将自己的祈愿带到教堂来让出席敬礼的所有人一起帮他们寻求圣母玛利亚代祷。

随着这些 Novena 越来越灵验,越来越多人有求必应得偿所愿甚至出现了奇迹,教堂的名声大噪,渐渐被称为“诺维娜教堂”(Novena Church)。这一带也跟着改名为诺维娜。

Novena
比照一下,早年的圣亚丰索教堂和现在有何不同。(Root.sg)

十六、多美歌(Dhoby Ghaut)

源自在河边洗衣

印度语“Dhoby”指的是洗衣服,印度语“Ghaut”则指的是河岸台阶。19世纪30年代,这里是囚禁印度犯人和洗衣服的地方,俗称“流水沟”。这些印度人当时就在水渠里利用勿拉士峇沙河(Sungei Beras Basah)流下来的河水清洗衣服,洗好的衣服也随手晾在这里晒干。

Dhoby Ghaut
19世纪,印度人在勿拉士峇沙河台阶洗好衣服(左图)后在河岸晾干(右图)。(Roots.sg)

十七、小印度(Little India)

源自牛交易

早期,小印度拥有牛交易市集。由于商人主要雇用印度移民工人从事牛交易,因此这里成了印度移民的主要聚集地,牛只买卖看起来就像是印度人之间的交易。

除了印度移民,这里也住了其他种族的人,尤其是来自欧洲的上流社会人士。他们是被赛马场吸引来的。这里的跑马埔路(Race Course Road)就是本地第一个赛马场的所在地。

此外,南洛街(Dunlop Street)、加富路(Cuff Road)、德斯加路(Desker Road)等路名,也证明了当年欧洲族群的足迹。

Little India
20世纪初期,位于小印度的牛只交易场吸引了许多从印度北方邦和比哈尔邦的牧民聚集到梧槽沟渠一带定居。直到1930年代,仍可看到印度人牵着母牛在小印度售卖现挤鲜牛奶。(Roots.sg)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