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500多条“阿公的路”,还有数十条“阿嫲的路”

更新:
2023年01月17日 12:46
新加坡路名——阿公阿嫲的路

有“主人”的路

新加坡人总爱酸那些挡路的人:

“你以为这是你阿公的路咩?”

人们嘴里的“阿公路”其实确实存在,而且还不只是一条,也不只属于一个阿公的。

看来,大家以后想骂人时,还需多想想,搞不好那条路还真的是对方阿公的路。

新加坡共有580条路以男士命名,另有40条路以女性命名。

这些路的“主人”很多都是对新加坡的建设、经济、教育和医药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为了纪念他们,狮城就以他们的名字为地方命名。《地名印记》这一期就带大家走访一些华族及红毛“阿公阿嫲”的路。

以华商与先贤命名

一、如切 Joo Chiat

以商人周如切命名

周如切在1877年从中国福建来到南洋,他从小本生意做起,后来买下加东地区一大片土地种植槟榔和椰林,故被称为“加东王”。

在1895年,周如切在如切路一带建立了华人商业市场。20世纪初,他除了划分土地建屋,还让出部分地段给殖民政府建路。1917年,道路建好后,殖民政府将原名为 Confederate Estate Road 的道路改名为 Joo Chiat Road(如切路),以肯定周如切的贡献。

周如切
20世纪初期,新加坡没有土地征用法令。周如切原本不愿卖出土地,但他意识到建路的重要性,于是出让部分地段。(mychewjoochiat.blogspot.com)

二、河水山 Bukit Ho Swee

以商人戴河水命名

戴河水是19世纪时期的商人,他以自己的名字为自己的土地命名。据说这是第一次使用华人名字作为新加坡地名。

戴河水在1834年出生于新加坡,从小受中英文教育。他最初经营船运生意,他的轮船主要穿行于新加坡,丁加奴和宋卡之间。他后来接管父亲位于河水山和欧南园一带的甘蜜、胡椒和鸦片种植园。这个地区在20世纪初成了人口最密集的贫民区。

河水山
戴河水当时将河水山山脚下的土地出让给人们耕种和养畜谋生。(blogtoexpress)

三、声音路 Seah Im Road

纪念商人汪声音

汪声音是二十世纪的大商人。他曾一度破产,后来再度致富。

除了拥有米行、面包厂、胶园、木材坊、矿场、鸦片馆等商行,他还是直落布兰雅一带的大地主。从甘榜峇鲁到巴西班让,除了修建私人道路,他还建造了超过百栋别墅、住宿和店屋。最后,他还将这里的声音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汪声音
直落布兰雅山公园的前生是华盛顿山,汪声音曾经在这里有个山庄,但于1909年因周转困难而遭拍卖,最后卖给了大地主阿卡夫(Messrs Alkaff)。阿卡夫家族最后于1918年在此建造了照片中的阿卡夫山庄(Alkaff Mansion)。(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四、推迁路 Chwee Chian Road

以商人慈善家林推迁命名

林推迁出生于厦门,青年时期来到马来西亚白手起家。他最初经营航运和在丁加奴开发椰子和橡胶园。

1913年,他与林文庆等人创立联合火锯厂,翌年在丁加奴开设龙运钨矿,人称“马来西亚钨矿大王”。他之后也涉足银行业(和丰银行)、房地产、槟城的报业等。

在公益和教育方面,他也出钱出力,受惠的包括同济医院、道南学校、中华女校、爱同学校、南洋女校、华侨中学等。

海峡殖民政府在1912年委任他为保良局局员,并在1918年封他为“太平局绅”。翌年,他又被委任为华人参事局参事。为了纪念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殖民政府把在巴西班让的一条长路和路口的一个小公园命名推迁。

林推迁
林推迁(右三) 。(新加坡档案馆)

五、文礼 Boon lay

纪念橡胶大王周文礼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周文礼是新加坡西部地区非常杰出的商人,拥有这个地区的大片土地,并在这里种植橡胶、甘蜜、胡椒和水果, 另外还设立了饼干厂。

1940年至1950年间,殖民政府向他征用了1.012平方公里的土地,促成了文礼村的发展。据说,政府在征用土地的时候,周文礼的儿子要求保留父亲的名字,这地区因此以周文礼的名字命名。

周文礼与妻子
橡胶大王周文礼与妻子的合影。(Roots.sg)

六、林厝港 Lim Chu Kang

以当地港主的姓氏命名

“港”指的是江河支流,人们将在这河岸边开发种植园的头家称为”港主“,并以港主的姓氏为这一带取名。

坊间不少资料说“林厝港”的港主指的是商人慈善家林推迁。不过在国家档案局1855年有关本地甘蜜和胡椒种植园的地图,上面已清楚标注出“林厝港”这个地方。

《新加坡自由报》在1850年也报道过林厝港发生火灾。不过,林推迁却是出生于1864年,也就是说,早在林推迁出生前,这里就已有林姓港主在经营甘蜜园了。

到了1880年代后期,新加坡的甘蜜胡椒种植开始没落,港主纷纷到柔佛发展。当时正值壮年的林推迁不可能去投资一片荒地,因此推测林港主应该另有其人。

Lim Chu Kang
林厝港码头。(mapio.net)

七、蔡厝港 Choa Chu Kang

以当地港主蔡福义的姓氏命名

蔡厝港的名称也同样与潮州话的“港主”有关。

潮州话“港”指的是江河支流,“主”的意思是主人,指的就是在这里的河流一带负责开发种植园的头家。潮州话“厝”原指宅屋,之后延伸出乡镇的意思,蔡姓港主在这里开发的乡镇,因此被称为蔡厝港。

19世纪,柔佛州苏丹以港主制度治理新加坡,并颁发港契给蔡福义来开发蔡厝港一带的土地。早期,蔡厝港区的居民主要以种植甘蜜,胡椒为生。到了上世纪60年代之后,才陆续开发黄梨园,橡胶园,椰子园、菜园,甚至养殖场。

蔡厝港虎患
1930年10月26日,有一头马来虎在蔡厝港26公里附近被打死,自此老虎在新加坡绝迹。(许国丰面簿)

八、义顺 Yishun

以先贤林义顺命名

林义顺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20世纪初,他在义顺和三巴旺地区种植橡胶与凤梨,因此有“橡胶与凤梨大王”之称。

林义顺是一位出色的社区领袖。他曾担任华社最高组织中华总商会会长,也是潮州八邑会馆的发起人。林义顺对于公益事业当仁不让,受人尊敬。为了纪念他对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这一区因而以他的名字命名。

林义顺
林义顺(右二)当年在橡胶园拨出一块地种植黄梨,收割不好时可以补助。(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以英国殖民官员或英军命名

1、荷兰村 Holland Village

以殖民总督命名

荷兰村得名于荷兰路,而荷兰路据说得名于一位英国建筑师休·荷兰(Hugh Holland)。

不过荷兰路这个路名最早出现在1891年的报章上,而休·荷兰则是到了1907年才来到新加坡担统帅的副官,所以这条道路不太可能以他命名。比较有可能是以1887年至1892年期间海峡殖民总督亨利·瑟斯坦·荷兰(Henry Thurstan Holland)来命名。

在1899年,总督亨利的下属米切尔(Charles. Mitchell)曾在年终报告会议中宣布,从荷兰路通往武吉知马路以及巴西班让路的路段已竣工。由此推测,这项计划应该也与总督亨利有关。

荷兰村
早期的荷兰村。(新加坡档案馆)

2、女皇镇 Queenstown

纪念英国女皇加冕

女皇镇早前被当地居民称之为“无尾港”,因为当时人们并不知道村中的小河,尽头究竟在何处。后来,人们才知道河水最终是流到班丹河出海。

无尾港远离喧嚣的市区,是居住的好地方。许多人家居住在芳林山脚下两层楼和三层楼的亚答屋。1953年9月27日,改良信托局的英国官员为了纪念伊丽莎白女皇二世一年前加冕,将“无尾港”取名为“女皇镇”。到了1959年,女皇镇被发展成首个卫星镇。

女皇镇
1960年代位于女皇镇的第一批政府组屋。(海峡时报)

3、苏菲雅路 Sophia Road

以莱佛士的第二任妻子命名

路名源自苏菲雅山。苏菲亚山在早期曾被称为弗林特山(Flint’s Hill),因为莱佛士爵士的妹夫弗林特(Captain William Flint)在1823年移居此山。后来,此山又以莱佛士的第二任妻子苏菲雅重新命名,改名为苏菲雅山。

Sophia Road
1890年从苏菲雅山鸟瞰多美歌和勿拉士峇沙路。(Roots.sg)

4、克利福码头 Clifford Pier(俗称:红灯码头) 

以殖民总督克利福命名

说到克利福码头,就得由最初的约翰斯顿码头(Johnston Pier)说起。

约翰斯顿码头建于1854-1855年间,以一名苏格兰商人亚历山大·劳里·约翰斯顿(Alexander Laurie Johnston)命名。约翰斯顿是当时新加坡的第一批进出口商之一,这位莱佛士爵士的朋友以善良和智慧闻名,受人尊敬。

由于当时码头前悬挂着红色油灯引导船只泊岸,因此人们就将这里俗称为红灯码头,而且一直延用至今,反而不怎么用克利福码头的叫法。

随着约翰斯顿码头因长期使用于1920年代开始出现老化迹象,新加坡港务局在1912年成立后,于1929年批准新码头的设计,以钢筋混凝土取代原有的木桩码头。

新码头于1931年竣工,并以1927年至1929年前海峡殖民总督休·克利福德爵士(Sir Hugh Clifford)的名字命名为克利福码头。上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是红灯码头的全盛时期。

红灯码头
从1915年的约翰斯顿码头到现今克利福码头的演变过程。(Roots.sg / 街道指南)

5、欧南园 Outram

以英国将军欧南命名

欧南园和欧南路的名字源于英国将军男爵詹姆士·欧南(Sir James Outram)。

1857年印度兵变时,欧南将军为英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了纪念他平定兵变,当时的英国殖民政府就将新加坡的这一区以他的荣誉命名。

欧南园监狱
欧南园以前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所在1847年建造的欧南园监狱,就坐落在中央医院的正前方。(海峡时报)

6、金文泰 Clementi

以殖民总督金文泰命名

这个地区的名字取自金文泰路,金文泰路原本被称为兀科勿打利律路(Reformatory Road),意思是“小童监房路”,这也是附近一间儿童收容所的名称。

1947年,乡村局(Singapore Rural Board)建议为这条路改名,以当时被派往马来亚担任总督20多年的克利福(Sir Hugh Charles Clifford)的名字命名,但最终告吹。

路名最后改为金文泰路,以1887至1893年的海峡殖民总督金文泰·史密斯(Sir Cecil Clementi Smith)的名字命名。

不过也有人指出,这个“金文泰”指的其实是另一个同名的总督丝丝·金文泰(Sir Cecil Clementi)。这位金文泰其实是金文泰总督的侄儿,曾于1930年至1933年间,担任第20任海峡殖民总督兼英国驻马来亚高级专员。

金文泰
左为金文泰·史密斯爵士(Sir Cecil Clementi Smith),右为他的侄子丝丝·金文泰爵士(Sir Cecil Clementi )。(维基百科)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