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奥运铜牌引发的联想:新加坡要在体坛成功,就得先接受失败

更新:
2024年08月15日 23:20
墨士廉
继墨士廉之后,新加坡的下一位奥运奖牌得主什么时候才会出现?(路透社)

让运动员没有后顾之忧

红蚂蚁们昨天还在蚂蚁窝中讨论,本届巴黎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落幕,接下来几天关于奥运会的新闻不妨缓一缓,以免大家觉得烦闷。

但今天(8月15日)在《海峡时报》上看到这张照片后,又不由得改变主意了:

唐振辉,墨士廉
唐振辉(左)与刚在巴黎奥运会获得铜牌的水翼风筝板选手墨士廉(右)8月14日在人民协会总部共进早餐。(海峡时报)

不是因为文化、社区与青年部长唐振辉和墨士廉两人的早餐看似不太健康(即便红蚂蚁很想知道,墨士廉的营养师对桌上的咖喱卜和炸香蕉等油炸食物有什么看法),而是跟这张图相关的报道,大略是说唐振辉如何在2021年从不同人口中得知墨士廉的潜能,与他会面后留下深刻印象,随后探讨如何在体育和财务方面支援他,“为墨士廉铺路,让他在男子水翼风筝板世界级赛事中立足。”

时至今日,任何运动选手想在奥运会夺牌,没有相当的财力物力难以办到,这是事实。

新加坡帆船总会和各个体育机构自2019年起支援墨士廉,在竞赛、营养、运动恢复,以及赞助商等方面做出妥善安排,让他可以全心投入训练,也是事实。

但墨士廉跟唐振辉初次见面时已经崭露头角,他11岁时在2018年亚洲风筝板锦标赛夺下运动生涯的第一个冠军,冠病疫情趋缓后也在2021年的一系列赛事中摘冠。

墨士廉
2018年,年仅11岁的墨士廉在亚洲风筝板锦标赛中夺冠。(视频截图)

这引申出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运动员是否一定要先交出亮眼成绩,才能被视为具有潜力,值得国家栽培?

还是应该先由国家投入资源,从小选拔并培育一群有潜力的运动员,期待他们有朝一日能站在国际赛事的领奖台,为国争光?

若是前者,那最终能崛起的,多半是获得家庭全力支持的少数幸运儿。

若是后者,能完全发挥潜力的选手可能就多些,以新加坡的现状来说,财力物力也应该不是问题。

问题是有多少新加坡家长有能力、有意愿让孩子像墨士廉一样,让学术配合训练?

假设有另一名选手,跟墨士廉一样专注训练,没有参与新加坡主流教育体系,但却不像墨士廉一样17岁就摘下奥运铜牌,还有几项世界冠军头衔傍身,有几位父母真心能让孩子为了逐梦而这样“两头不着岸”,无怨无悔?

许多因素都能导致任何一名选手无法达到世界顶尖的水平,甚至必须提早退役,父母担心孩子因为追逐体育梦而无法谋生,情有可原。

新加坡体育学校成立了20年,除了栽培出15名奥运选手和17名世界冠军,也提供综合体育和学术课程,但竞争激烈,不是所有运动员都能在那里就读。

骆建佑
骆建佑毕业自新加坡体育学校,2021年获得羽毛球世界冠军,在本届巴黎奥运会止步八强。(联合早报)

因此,为了让父母能放心让孩子投身体坛,还需要一套完善的体系,让最终未能成功的选手们退役后仍得以完成学业或习得一技之长,不让他们因为“失败”而失去出路。

此外,还有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新加坡宝宝不够

一年才三万多名新生婴儿,单是这个基数,就注定有运动天赋的孩子不会太多。

若是沿用新加坡一贯的策略,吸引年轻体育人才与其家长一同移民新加坡,行吗?

引进年轻运动员,给予新加坡国籍并加以培育,倒不是没有人做过,2008年和2012年为新加坡赢得奥运乒乓奖牌的李佳薇、冯天薇和王越古便是例子。

冯天薇,李佳薇,王越古
(左起)由冯天薇、李佳薇和王越古组成的女子乒乓团队,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新加坡摘下铜牌。(海峡时报)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乒乓总会当年引进外国球员,也曾表明这是短期内提升国家队竞技水平的暂时之举,长期策略还是以栽培本土青年选手为主。

要确保新加坡在约瑟林和墨士廉等人之后仍有新秀,短期内或许只能期待更多有能力、有魄力的家长栽培体育幼苗,更长远来说,还要看我们能否能集合整个社会的力量,让运动员无论竞技场上的成就,都能在社会上立足,让更多年轻运动员免去后顾之忧,全心投入训练,增强新加坡团队在运动场上的实力。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