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我们都要改口了,不能再说新加坡的总人口有500多万。
根据国家人口及人才署今天(9月24日)发布的《2024年人口简报》,截至今年6月,新加坡总人口约达604万人,第一次突破600万大关。
新加坡总人口上一次突破500万大关是在2010年6月,当时为508万人。
换句话说,我国是花了14年,总人口才增长多100万人。
不过当局预测,到了2030年,我国人口可能达不到原先预估的690万人。
690万人是在2013年发布的人口白皮书中提出的数字,也是政府制定全岛基础设施的指标,方便有关当局预估要兴建多少地铁、房屋和公园等等。
当局指出,这690万人的规划参数,在2030年代仍适用。
自从人口持续老龄化、生育率不断下滑,这一年一度的人口简报就没再带来什么好消息。
我国人口增长主要靠的是“外人”
总人口进一步增加主要是非居民人口增加5%,从去年6月的177万人,增至目前的186万人。当中以工作准证持有者居多,其次是外籍帮佣。
我国目前的总人口分配如下:
- 新加坡公民人数增加0.7%,达364万人;
- 永久居民人数则增加1.2%,达54万4900人;
- 非居民人口则增加5%,至186万人。
今年这186万非居民的分布如下:
- 23% 持建筑业、海事造船业和制造业工作准证(work permit);
- 21% 持其他行业工作准证;
- 16% 持长期居留证和直系亲属证;
- 15% 是家庭帮佣;
- 11% 持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
- 10% 持S准证;
- 5% 持学生证。
新加坡难以靠“自产”来增长人口
新加坡生育率持续下降,去年的公民新生儿只有2万8877个,比前年的3万多人减少5.1%。
居民整体生育率跌至0.97的历史新低。
报告一贯地“安慰”国人说,这可能是受到冠病疫情影响,因为疫情导致经济动荡,并打乱了一些人的结婚和生育计划。
但我们心里都知道“不想生”的原因不仅这些。
国人除了不太想生,也不太想结婚。
本地去年注册结婚的公民年比减少1.7%,达到2万4355对,但仍比2019年冠病疫情前多。当中,约36%是与非公民的外籍人士结婚,比前年的33%高3个百分点。
据报告,过去五年注册结婚的公民平均每年达到2万2800对,比前五年的平均每年2万4000对少。
首次结婚的本地男性和女性的年龄中位数分别是30.7岁和29岁,比10年前更迟结婚。
人口老化大势所趋
按照目前的趋势,到2030年中之前,公民死亡人数可能会超过公民出生人数。
2023年,公民死亡人数为2万4726人。与2014年的1万7691人相比,这一数字增加了40%。
相比之下,公民出生率在同一时期下降。2023年公民出生率为2万8877,比2014年的3万3193人下降了13%。
统计数据也显示,人口持续老龄化,且速度加快。
65岁及以上公民的占比,从10年前的12.4%上升至今年的19.9%。
有大批的“婴儿潮一代”,已步入65岁及以上的年龄段。
到了2030年,估计每四个公民(24.1%)就有一人是65岁及以上。80岁及以上的公民,也从10年前的8万5000人,大幅增加65%,达到14万2000人。届时,新加坡将真正踏入“老人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