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上班,有免费自助餐吃,想必是所有打工族求之不得的福利。
但字节跳动(ByteDance)的员工应该没料到,连细菌也一起来开“自助餐”了。
上周二(7月30日),位于莱佛士码头一号(One Raffles Quay)的字节跳动新加坡办事处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130名员工在公司食堂吃了中式自助餐后上吐下泻,其中17人的肠胃炎症状严重到需要住院。
(据说公司走廊和电梯都充斥着呕吐味,当天居家办公的员工应该很庆幸自己逃过了一劫吧……)
一名自称食物中毒的员工在社媒上匿名透露,当天的中式自助餐有10道菜肴供选择,包括:
马铃薯玉米沙拉、港式炒面、酸菜猪肉、爆炒鸡丁、辣椒鸡胗、焖虾、清炒豆苗、清炒芥兰、苦瓜排骨汤和水果。
他怀疑“罪魁祸首”是发酸了的变质鸡肉。
负责供应餐食的莆田(中央厨房)和云海肴(纳福城分店),被令从7月31日起暂停营业,直至另行通知。
这两家在新加坡名气相当响亮的餐饮业者竟传出这样的“丑闻”,难免让一些食客提心吊胆。
更令人忧心的是,这只是过去两周通报的三起食物中毒事件之一。
民防部队和乐龄中心也“中招”
另外两起事件同样由自助餐引起。
7月23日至24日,民防学院的165名人员在食堂用餐后出现轻度肠胃炎症状,包括腹泻和腹部不适,所幸无人住院。
从收集食品样本进行化验,到公布调查结果,还需要一段时间。
民防部队已关闭学院厨房,膳食供应也已另作安排,直到调查结束为止。
另一方面,新加坡食品局也在上周五(8月2日)针对去年发生的圣路加乐龄关怀中心食物中毒事件发表了声明。
去年5月,有37人在乐龄中心吃了+Robert Catering Services提供的午餐后感染肠胃炎。
化验结果显示,有三个食品样本的蜡状芽孢杆菌(又称仙人掌杆菌)数量超标。这三样食品是卤豆卜、炒包菜,以及包菜炒蘑菇萝卜玉米。
涉事的食品供应商因卫生不达标,被罚款2100新元。
天气越热 食物越容易变质
别以为食物中毒只是腹泻或呕吐几天,严重的话甚至可能致命!
新加坡食品局2023年的数据显示,影响至少15人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每10万人中就有22.5起。
以新加坡592万人口来计算,去年约有1300人集体食物中毒。
从廉价食肆、高档餐馆到自助餐供应商,都无一幸免,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或许我们可以从乐龄中心食品样本中发现的仙人掌杆菌找到一些线索。
这类细菌喜欢在米饭里繁殖,常见于隔夜饭和自助餐炒饭,因此煮熟的米饭不宜放在室温超过两小时,否则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肠毒素和催吐毒素,就会引起食物中毒。
新加坡四季如夏,气候炎热又潮湿,若食物长时间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下,可能更容易变质。
再加上新加坡多数食材都从国外进口,很少从农场直接上桌;运输和储存时间一旦拉长,很难保证不出问题。
所以是在怪罪老天爷吗?红蚂蚁当然不敢……毕竟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地理环境因素,只能从其他方面着手把关。
定期检查也无法做到滴水不漏
食品局、卫生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
从2018年至2021年,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污染源”以餐饮供应商居多,其次是餐馆和公司自设的厨房。
虽然食品局会定期展开突击检查,但也无法做到滴水不漏。
很多时候,只有在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进行彻查,才发现问题原来出在厨房和员工身上。
例如,一些餐饮业者面对人手短缺和成本上涨的双重挑战,选择在食品安全和卫生方面作出妥协,聘请一些未接受食品处理训练的临时工。
就连厨房墙壁或桌面砖瓦破裂,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也不去修补。
像这次被令停业的莆田(中央厨房)和云海肴(纳福城分店),虽然调查结果尚未出炉,但食品局已下令对厨房设备、器皿和整个餐馆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及丢弃所有熟食和容易变质的食物。
在这两个地点工作的食品处理人员,也须重新参加第一级的食品安全课程,并通过考试。
正如食品局再三提醒:
当局能做的是制定和执行监管措施,但业者也须履行职责,遵守食品安全规范,在各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投入额外资源、时间和人力,难免会推高营运成本,但总好过出事后对声誉和业务造成损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