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通货膨胀的缘故,全球许多消费品都涨价了,包括体育用品。
但涨价涨得让中国一项全民运动“升级”为网民口中的“贵族运动”,恐怕非羽毛球莫属了。
中国至少有三家知名羽毛球制造公司,尤尼克斯(Yonex), 亚狮龙(RSL)和翎美,在6月底告知经销商,由于生产成本增加,羽毛球价格将在7月起提高。
这些公司已在4月和6月进行过两轮价格调整。羽毛球的价格在半年内全面上涨,其中一些价格更上涨了40%以上。
例如,一款受欢迎的Yonex AS-05羽毛球,在2月份的价格一打(12个)为210人民币(约39新币),现在已经涨到了275人民币(约51新币),涨幅达30%。
粗略计算一下,这就等于一个羽毛球要价23人民币(约合4.25新元)。
打过羽毛球的人都知道,和其他球类运动相比,羽毛球在运动中损耗率高,需要频繁替换,就算你特别爱护羽毛球,一个小时都能用上至少3个。
以Yonex为例,涨价后一桶(12个)球的价格是275人民币,3桶球就是825人民币。
若再比对上海黄金交易所7月17日的午市金价(一克577.03人民币),3桶球的价钱已经足够购买1克黄金,甚至还有得找!
怪不得“月薪2万人民币打不起羽毛球了”的话题在7月7日一度冲上中国的热搜榜,让不少中国的羽毛球爱好者忍不住吐槽:
羽毛球已经成为贵族运动。
一名在中国北京念书已有15年的马来西亚人,每周至少打羽毛球两次。刚念完本科的他告诉媒体,他已经打不起羽毛球了。
他解释说,疫情前一桶RSL 5号羽毛球的价钱是70人民币,后来涨到80、90,现在是115人民币。疫情前他每月花280人民币买羽毛球,现在每月得多花180人民币。
一名微博用户调侃说:
“我的老板用的是红超牌赛事级专用羽毛球,只要有羽毛脱落,他就会立即更换羽毛球,其实还能凑合着使用,下次我会捡来自己用。”
另一个网民也说:
“我要开始使用塑料的羽毛球。”
还有人动起商业头脑:
“也许我应该开始养鹅了。”
羽毛球价格上涨,罪魁祸首竟然不是鸭也不是鹅?
羽毛球通常由16片重叠的羽毛(业内人称为毛片)制成,是来自鸭与鹅身上的大羽,而一只鸭或鹅最多只能提供14片。
正常情况下,从屠宰场收来的羽毛需要经过清洗、晾晒、切割、分级等流程,从一批货到出产毛片需要3个月周期。
鹅毛制作的羽毛球会比鸭毛贵,因为比较少人养鹅。
安徽华羽体育用品负责人李洋告诉当地媒体,猪肉价格下跌可能是鸭、鹅羽毛价格上涨背后的一个原因。
“如果猪肉价格低于鸭肉或鹅肉,民众更偏向买猪肉,那么鸭子杀得少,毛片变得更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消费约7亿头猪。
据中国政府数据,自2022年11月以来,生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今年3月跌至每公斤14.95人民币的低点。这几乎是价格开始下跌前每公斤28人民币的一半。
7月2日,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告诉当地新闻媒体,价格下跌是由于猪生产能力健康水平和供应充足等因素造成的。
猪肉价格若低于鸭肉或鹅肉,愿意饲养鸭和鹅的农民也会减少。少了羽毛的供应,毛片当然也变得更贵。
根据官方统计,中国的鸭鹅产量在2019年接近巅峰,鸭的出栏量达到48.78亿只,鹅的出栏量达到6.34亿只。
而2023年,鸭的出栏量下跌为42.18亿只,鹅的出栏量也下跌为5.15亿只。
羽毛球和猪肉看似互不相干,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突显出供应链的相互关联性,以及中断或变化带来的连锁效应。
羽毛球变贵了,当然还有其他原因
根据2016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一项报告,羽毛球是中国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之一,参与人口高达2.5亿(中国人口是14亿),每周至少打两小时羽毛球。8年后,相信这个数据更加庞大。
做过羽毛球品牌的余总告诉当地媒体:
“中国羽毛球整个产业链的定价权被四家头部大球商控制着,养殖户的毛片也优先供应给大球商,所以鸭鹅产量一下跌、毛片供应一减少,最先打击的就是我们这种小球商,我们缺毛片,签好订单却做不出球、交不了货,再赔上违约金,就做不下去了。”
羽毛球的需求虽然增加,但毛片供应的减少,导致整体羽毛球的市场价格被推高。
全球羽毛球,每10个就有1个产自中国贵州省锦屏县。锦屏县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很适宜鹅的养殖,当地有完整的鹅产业链,提供鹅毛制作羽毛球,世界羽毛球知名品牌、全球最大的羽毛球生产商RSL也落户当地。
中国羽毛球价格上涨,看来世界各地也难免受到波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