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不再低廉 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日子或走入历史?

更新:
2023年02月21日 23:20
中国劳动力不再低廉 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日子或走入历史?

不会一夜间发生

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许多跨国企业纷纷前往当地投资设厂。

三十多年来,中国仰仗其劳动力及土地的成本优势,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无论是电子产品,还是衣物鞋履,“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的标签俯首皆是。

在2021年,在全球电子产品和零件总份额的3.3兆美元当中,有1兆美元的份额是中国出口的,其对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中国劳工不再“便宜”,以及中美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地缘政治因素,已逐渐使“中国制造”的光环褪色。

1987年,日本电器大厂松下(Panasonic)选择在中国开疆辟土,设厂生产电视机的阴极射线管。

这是极具指标性的事件,也就此掀开日本与各国企业争相涌入中国设厂的风潮。

然而,根据研究机构帝国数据(Teikoku Databank),在中国设厂的日本公司,已从2020年的1万3600家,下滑至去年的1万2700家。

其中几个较引人注目的跨国企业出走消息包括:日本另一电器大厂索尼有意将其售至日本和西方的相机产线,从中国迁至泰国。

韩国的三星则是自2013年的顶峰后,已将在中国的人力削减超过三分之二。

美国知名电脑制造商戴尔(Dell)据悉也有意在2024年之前停止使用中国制晶片。

亚洲他国组队挑战中国“世界工厂”地位

既已出走,当然得找寻下一个根据地。

但天大地大,却没有一个单一国家能提供和中国一样的巨大产能。

单打独斗不行,那就只能组队抗衡。

英国媒体《经济学人》分析,一个被称为“Atlasia”(暂译为“替代亚洲”)的区域经济体有挑战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潜力。

在构想中,“替代亚洲”包含了日本、韩国、台湾、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和印度。

“替代亚洲”的两大优势,恰好正是中国的劣势。

首先是人口红利。

据统计,“替代亚洲”的劳动适龄人口(15岁至64岁)已达14亿,比中国的9.8亿更多。

同时,“替代亚洲”区域国家有高等教育背景的人口(25岁至54岁)也多达1亿5400万,高于中国的1亿4500万。

相对于整体人口仍呈现上升趋势的“替代亚洲”,中国已出现迈入老龄化社会的征兆,人口红利不再,其全国人口今年更是自1960年代“大跃进”以来,首次下滑。

印度被公认已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路透社)

其次是中国过去赖以吸引外资设厂,如今却已不复存在的重点优势——“廉价劳工”。

中国工厂的薪资在2013年至2022年的九年间翻了一倍,达到每小时8.27美元。

与此同时,“替代亚洲”中的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及越南的工厂时薪却保持在3美元以下水平,是中国劳动力的约三分之一。

这也让“替代亚洲”的出口实力节节攀高。截至2022年9月的一年时间里,“替代亚洲”合共出口了总值6340亿美元的商品到美国,超过了中国的6140亿美元。

上图显示中国近十年来的工厂平均时薪(橘红色线条)已远超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经济学人)

“替代亚洲”已达一定整合程度

据分析,“替代亚洲”牵涉的相关国家及地区也在经济上达到一定的整合程度。

除了印度、孟加拉及台湾,“替代亚洲”的其他国家经已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相关协定有望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一体化,并致力促进共同贸易,消除关税,并为中间产品创造一个单一的市场。

大部分“替代亚洲”国家也都是美国倡议的“印太经济框架”的(IPEF)成员,与此同时,新加坡、马国、文莱及日本也是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的一员。

《经济学人》分析,日本企业在东南亚建立供应链已行之有年,韩国也紧随其后,加码注资亚细安。

在2020年,韩国企业在亚细安的直接投资总额就达到了960亿美元,略高于在中国的投资总额。

韩国三星位于越南河内的工厂。(路透社)

其余跨国企业如苹果也正积极布局,打算进一步将生产线从中国移往亚细安。

加上地缘政治的影响,一些更为精细的制造业,尤其是半导体,亦已纷纷迁往“替代亚洲”成员国。

邻国马来西亚就在这种情况下异军突起,目前其出口的晶片已达到全球总额的10%。

整体而言,亚细安出口的积体电路已超过全球总额的25%,超过了中国的18%,且差距还在逐步扩大。

马来西亚已成全球晶片供应链的重要一环。(路透社)

取代中国无法一蹴而就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往往很骨感。

这个假想中的“替代亚洲”毕竟只是一种概念,实务上所涉国家根本远未达到市场单一化,供应链的整合程度也极为有限。

中国仍保有其巨大单一市场的魅力。在现实情况下,商品在替代亚洲”各国间流通所面对的障碍,肯定不比在中国单一市场内流通来得便捷。

“替代亚洲”要与之匹敌,就得进一步整合并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此外,连结各国的基础建设水平依然有限,从“替代亚洲”出口的商品,在运输时间及成本上未必比中国更具诱因。

因此,“替代亚洲”不会一夜之间取代中国。

但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渐失,劳动力的薪资水平不可能走回头路,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其展开科技围堵,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势必持续减弱。

随便拿起一样商品便是“中国制造”的日子,或许有一天还真的会走入历史。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