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即将在本周末举行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
国际局势、中美关系、全球经济前景本该是外界着眼于这项年度盛世的焦点。
但东道主一份小小的邀请函,却让G20领导人还没拍照留影,先被抢去大半锋头。
在印度政府给各国领袖发的英文晚宴邀请函上,只见英文邀请函上的发函人称谓是“婆罗多总统”(President of Bharat),而非国际上较常见的“印度总统”(President of India)。
这一细节很快引发各界议论,寻思这是不是印度总理莫迪有意更改国名的前兆。
印度如果不再叫印度,大家是否都要准备开始改口叫“婆罗多”(Bharat)?
宪法怎么说?
首先必须先厘清概念,尽管外界目前比较常用的说法是印度准备更改国名,但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印度当局有意将印度的英文国名从“印度”(India)改为“婆罗多”(Bharat)。
印度实际上本来就有两个官方国名,一个是印地语的“婆罗多”,另一个则是全球更熟悉的“印度”。
在印度英文版宪法中,第一章第一条是这么写的:
“印度,亦即婆罗多,是一个联邦。”
但在印地语(Hindi)版的宪法则写道:
“婆罗多,亦即印度,是一个联邦。”
一个以印度为主,一个以婆罗多为主。简单来说就是两者并行,交替使用。“婆罗多”是印度当地多种语言的常见叫法,至于在英语和国际社会,“India”(印度)则是毋庸置疑的正式国名。
印度和婆罗多的前世今生
印度1947年独立时,有三个比较常见的名称。
其中一个是如今全球所熟悉的印度,另外两个分别为婆罗多及印度斯坦。
“印度”的由来与中国古代对当地的称谓——“天竺”和“身毒”同出一系,都是源于印度河平原的梵语(Sindhu,拉丁语式拼法为Indus)。英国在印度展开殖民统治后,沿用了这一名称。
“婆罗多”的来源众说纷纭。较常见的说法是其源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一个位于北印度的婆罗多部落。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即婆罗多是一部梵语印度教经典中传奇君王的名字,这位名为婆罗多的君王也在印度教中普遍被视为印度人的先祖。
“印度斯坦”则在蒙兀儿帝国(具蒙古血统的王朝)统治时期通用。
1949年印度宪法起草时,“印度斯坦”被弃用,印度及婆罗多则同时被保留下来,作为印度的正式国名。
两极化反应
莫迪政府有意推动抹除印度作为官方国名的传闻,在印度国内引起了两极化看法。
赞同以“婆罗多”取代“印度”者认为,这是“去殖民化”的重要里程碑,他们认为印度是前殖民者英国留下的名字。
持这类观点者尤以印度右翼团体为甚,包括宣扬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极右翼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
值得一提的是,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正是从RSS发迹。
但反对者则认为,打算弃“印度”改用“婆罗多”是莫迪的政治算计,目的是为了激起印度人民党支持者的民族主义情绪。
他们认为,“婆罗多”源于兴都教的神话经典,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由于印度还有不少民众信奉回教及基督教等其他宗教,将国名全面改为“婆罗多”,无异于将兴都教理念强加于非兴都教徒。
印度是世俗的多元民族国家,若由婆罗多完全取代印度,恐会削弱印度多元及世俗的特点。
也有反对者称,印度这一名字早已是全球家喻户晓的“品牌”,现阶段“印度”和“婆罗多”两个国名并行也没有太大问题,实在没有必要劳师动众将国名“定于一尊”。
此外,还有反对党人士质疑莫迪这么做,是为了反制反对党。早前印度几个重要反对党组成了一个“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该联盟的缩写正好就是“INDIA”。
莫迪此前动作频频
事实上,印度改国名和“去殖民化”早有端倪。
莫迪去年9月曾把新德里地标“印度门”前方的“国王大道”(Rajpath)改名为“责任大道”(Kartavya Path)。“国王大道”建成时,是为了纪念英国国王乔治五世。
印度当局早前也删除了印度海军军旗上的“圣乔治十字”,并加入了印度海军的新式八边形徽标。
值得一提的是,莫迪并不止大动作处理英国殖民符号,一些具有伊斯兰教色彩的地名,同样也被莫迪政府盯上,这也让印度多数派印度教徒及少数派穆斯林原已紧张的关系雪上加霜。
据外媒报道,莫迪政府有意在9月下旬的国会特别会期中,正式提出将印度国名改为“婆罗多”的决议案。截至目前,莫迪政府和印度人民党尚未证实或否认这一消息。
改或不改,为何而改,各方意见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经常操弄民族主义而被国际社会批评的莫迪,肯定会希望藉“印度”和“婆罗多”的争议,再度挑起印度社会的民族主义情绪,为明年寻求连任的自己捞取更多政治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