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喝点水或上洗手间 中国小学生的休息时间还算不算休息?

更新:
2023年08月15日 14:29
课间被留堂

只因为安全至上?

在新加坡,休息时间(recess)相信是学生们最期待的,毕竟埋头苦读了几小时,到食堂填饱肚子放松心情,才能继续冲刺。

反观中国一些小学生却没那么幸福了。

据悉,不少中国小学规定,学生在课间10分钟休息时不准离开课室,只能抓紧时间上个厕所或喝口水。

中国《财新网》报道,北京东城、西城、朝阳,以及海淀区的27所学府中,22所小学实施“休息留堂”令,位于河北和河南的几所小学,也要求学生在课间“禁足”,还下令他们不得大声喧哗或和同学们玩乐。

有调查显示,其实中国一部分中学也有类似条规,但在小学较为普遍,比例高达77.2%,接受调查的家长更反映:

“几乎没听孩子说过有关课间玩耍的趣事”。

课间被留堂
(互联网)

实际上,这个现象多年前就在中国学府出现,以致于中国教育部在2021年发出指南,禁止对休息时间采取不必要的限制,并指一些校方将安全考量置于更重要的事情之上。

与此同时,课间禁足令也同中国政府近年来更重视体育和运动的理念背道而驰。

然而,一些学府显然执意实行这个规定,更因此衍生出一个用来形容此现象的用语——课间圈养。

学生不小心擦伤,学校担当不起?

关于为何中国一些小学采纳课间圈养的措施,坊间其实有几种说法。

有人认为,如果学生休息10分钟时能保持安静,老师就能更省心,不需要特别督促他们;也有家长猜测,或许是因近年中国空气质量比较差,为了学生健康还是让他们尽量留在教室里,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

众说纷纭,校方课间圈养的行为依旧离不开一个原因:

担心学生们到户外玩耍会发生意外。

深圳南山区在2018年发布的一项官方调查结果显示,当地四成就读一年级至中三的学曾在校园内不小心受伤,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跌倒。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上课,学校老师和其他教职员自然有责任好好照顾他们,但据了解,在中国诸多案例中,好些家长得知孩子在校内受伤后,不只会向校方投诉,甚至还试图索取大笔赔偿。

课间被留堂
坊间认为,休息时间把学生留在课室内,教师能更省心无需特别督促他们,学生的健康也不会受到恶劣空气质量影响。(海峡时报)

为此,中国教育部目前提倡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学校责任保险,倘若学生参与学校活动时出了任何意外能获得保障,另一方面也能减轻校方的财务负担。

不论是保障学校的利益,或是避免有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得一直提心吊胆,一些小学认定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让孩子们都留在课堂上,休息时间也索性在教室里休息。

吊诡的是,即便许多学校加强了安全措施,似乎也于事无补。在朝阳一所小学任职的教师就告诉《财新网》,这仍没能避免学生受伤的事件发生。

“除了埋头温书没其他事做”

所谓最安全的做法,也未必是最明智的做法。校方应该也清楚明白,这种做法对学生的成长和健康无益。

有家长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她的女儿今年读一年级,在春季学期开学不久后,女儿告诉她“不喜欢上学,因为没有自由”。

课间被留堂
深圳南山区一项官方调查揭露,当地四成就读一年级至中三的学曾在校园内不小心受伤,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跌倒。(互联网)

站在家长的立场,这名母亲更担心女儿的健康,因为孩子如果没有足够的运动,体力会越来越差。

10分钟休息却哪儿都去不了,究竟学生“困”在课室里做些什么?

有五年级学生受访时透露,在最后一个学期准备年终考试期间,只上过两堂体育课,而过往的跨班级户外活动早已取消。

他说:

“除了不断温书,其他什么事情也没做。”

课间腾出的“没休息”时间,不仅让学生承受更多课业压力,也让同学们之间无形中产生竞争心态。

另一名学生坦言,她发现每当到了本应用作休息的课间时段,同学们都在“啃书”,让她仿佛陷入了一种永无休止的竞争,被迫也要和他们一样。

在中国一些小学,课间休息还进一步演变为学生可能被“抓包”受惩处的情形。

原因是,有教师除了亲自出马,还会请某些学生当“眼线”,帮忙查看有没有学生趁休息时间偷溜出去。这些学校一般实行积分制,以评估学生的品行,学生休息时间溜出课室一旦被抓到,就会扣除品行积分。

无法好好休息,只能在长时间课堂里面对课本,还存在学分受到影响的风险,可想而知中国小学生如果继续在这样的环境学习,除了不损半点皮毛之外,一点好处也没有。

课间被留堂
休息时间想必是新加坡小学生最期待的时段,但中国一些小学生却没那幸福。(海峡时报)

英语有句俗语,大略意思是“只用功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也会变傻”,这句话恰好概括了中国一些小学生面临的困境。

为了不让学生日益感到烦闷,校方固然该拟定更合理的政策,但家长也必须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在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安危之际,避免对教师有过多的要求。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