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长,钱又难赚? 新加坡不少校车找不到人开

更新:
2023年06月26日 20:14
校车短缺

增加客工配额未必能解决问题

一个月的学校假期晃眼而过,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

说起念小学的回忆,除了在休息时间能和同学到食堂边吃边聊,红蚂蚁最怀念的,就是搭校车。

在抵达学校前,乘着迷你巴士在住家周围“游车河”接同学上车,结识同校但不同班的的朋友,放学时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准时下课,不得已追着校车跑......多年以后,这些都成了温馨的回忆。

如今,仍有家长安排孩子乘坐校车,但校车却供不应求,其中一大原因是请不到司机。

私召车公共巴士薪资福利更诱人

业界人士透露,私人巴士业虽然整体面临司机短缺的挑战,不过校车巴士业者人手不足的问题最为严重。

数据显示,2022年新加坡有1万1989辆注册私人巴士,比10年前的1万2556辆低。

新加坡学校交通业联合会预计,其中有多达两成或约2400辆巴士闲置没人开,部分公司也说,他们旗下约5%到10%的巴士找不到司机。

据统计,每所小学每日平均约有15辆校车载送学生往返学校。

这意味着,单是本地的大约180所小学,就需要2700名校车司机才足以应付需求。

要探讨校车业者为什么请不到人,离不开校车司机的工作性质。

一些司机发现,与其受聘于一个巴士业者当全职员工,不如到两家巴士公司担任兼职工,白天开一趟、下午再驾一轮,以赚取更高收入。

私人巴士业者也告诉《海峡时报》,较可行的营业模式,是在提供校车服务的同时,为司机安排其他类型的接送工作。

但这都意味着私人巴士司机的工作时间可能会很长——司机可能早上6点15分就得开工驾校车,接下来则是其他工作,得从早忙到晚。

校车短缺
驾校车可能早上6点15分就得开工,若又面临人手不足的情况,一些司机可能得从早忙到晚。(海峡时报)

一名巴士业者如此形容私人巴士司机这份职业:

“很多人都觉得,巴士司机这份工作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家人还没睡醒时,你就得开工;晚上收工后,能和家人相处或社交的时间也少之又少。”

私人巴士司机的薪资也可能不够吸引人,据悉,在纳入加班费之前,一些司机可能每月只赚取约2000新元。

相比之下,部分公共巴士业者的招聘广告承诺给出4000新元的月薪,本地司机还能享有额外6000新元的签约金。

私人巴士司机还可能因为更高的工资和更灵活的工作时间,考虑转当私召车司机或送货员。

聘请更多客工未必能解决问题?

校车短缺
调查揭露,受访的11家巴士公司中共有552名本地司机,其中近10%年龄超过70岁,未来五年内会退休。(联合早报)

为了帮助业者面对司机短缺的情况,教育部两周前宣布,同交通部和人力部讨论及考虑后,决定给予指定校车业者更高的客工配额。

教育部也说,额外客工配额只适用于工作准证持有者,业者必须与至少两个教育部学校服务才能申请。

对此,有业者坦言,校车业的确需要外籍司机来填补空缺,但即使客工更多,也未必有助于减低营运成本或车资。

新加坡学校私人巴士车主公会会长白锡岩说:

“别忘了,业者还得为每一名外籍司机支付外籍劳工税。外籍劳工也希望赚取足够他们寄钱回家的薪水,这样他们来新工作才值得。”

另外,新加坡学校私人巴士车主公会今年展开的一项调查揭露,受访的11家巴士公司中共有552名本地司机,其中近10%年龄超过70岁,未来五年内会退休。

资深司机退休对业者而言可能是双重打击,因为随着更多新加坡籍员工离职,他们也会失去外籍司机的配额。

由此可见,提供校车接送服务的私人巴士业者,需要应对的问题不止一个。

业内人士:校车车资预料持续增加

校车短缺
分析指出,让孩子学会乘搭公共交通,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海峡时报)

教育部几周前的宣布也提及,当局将修改校车合约模式,业者将能根据预期的上涨成本灵活调整,不需要在整个合约期内被一个定价绑住。

今年1月,教育部就允许私人巴士业者对校车车资进行一次性调整,幅度高达7%。

即便如此,还是有业者认为该涨幅不足以应付较高的运营成本。

据悉,一些业者目前每月收取的车资,介于两公里范围以内的132新元(单程)至六公里范围以内的242新元(往返学校)。

在一些邻里学校,学生相对住得更靠近,平均每月校车车资则介于100新元至180新元。

业内人士预料,校车车资会持续增加。

《海峡时报》近日刊登的一篇记者评论就比了校车服务和公共交通,并指出:

“虽然过去两年,(女儿乘搭的)校车服务十分可靠,但选搭公交会更省钱。”

《海峡时报》记者的观点是,除了更省钱,让孩子学会独立往返学校,也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说:

“身为家长,我们必须鼓励孩子自行乘搭公共交通。这跟自己到食堂购买食物一样,是孩子须掌握的一项有用技能。”

但所谓“马路如虎口”,家长要放心地让孩子在公路上安全步行并乘搭公交,是需要时间的。

校车短缺
(联合早报)

《海峡时报》记者建议,一个做法是先让住得靠近的孩子们每天在某一处集合,由一名家长或女佣负责带他们上学,过了一段时间才慢慢让孩子自己去。

“最终,让孩子独立往返学校,可以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要达成这个目标,家长在心态上也需要成长。”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