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两个多月,新加坡昨天(10月11日)通报的冠病确诊病例再次破万,达1万1732起病例。
过往这样的数字绝对会挑起部分国人的敏感神经,被解读为“惊人”。
但随着本地大多场所已无需强制性戴口罩,本周一(10月10日)起也全面解除了疫苗接种差异化安全管理措施,国人已不再心心念念每日新增病例数据,对出现了什么新的冠病变异毒株也兴趣缺缺。
然而,昨天出现在各大媒体上的“XBB”奥密克戎新亚型变异毒株(subvariant),却成功吸引到许多网民的眼球。
卫生部发言人说,昨天病例数激增,大部分患者感染的是XBB毒株。目前本地有55%的确诊病例感染的都是,比前一周的22%高出许多,但症状都比较轻微。
XBB毒株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一些网民拿它的名字来发挥创意,开始搞怪诠释毒株取名“XBB”到底代表什么?
“小宝贝”“小宝宝”各种昵称浮现
实际上,XBB变异毒株是由其他两个毒株重组结合而成,也就是说,XBB其实并不是什么冗长医学名称的缩写。
然而,网上各大留言区一夜间却冒出了一堆以“XBB”为灵感的昵称,而且一个比一个逗趣。
这位网民说,他已没在持续关注各个变异毒株如何命名。
“看到这个XBB,它意味着什么?小宝宝吗?”
(编按:小宝宝的汉语拼音为xiao bao bao,缩写正是XBB)。
也有网民问丢出一系列“全称”:小宝贝、小宝宝、小北鼻;还有人说只知道“小妹妹”(XMM)和“小弟弟”(XDD),XBB还是首次听闻。
还有网民打趣说,幸好不叫“XLB”(Xiao Long Bao,小笼包),否则会让她想吃几个。
负责帮这个新毒株的取名的科学家大概没想到,XBB能让新加坡人如此有共鸣,突发奇想为它列举出那么多名字的可能性,无意中增添了一份“亲切感”。
这或许也反映出一些国人早已与冠病共存,对于新毒株的出现抱持“兵来将挡”的态度,才能以如此轻松及好玩的角度去看待它。
但这些网民的想象力,还是不及那些为猴痘病毒取名的公众。
专家:XBB或最具免疫逃逸性
言归正传,XBB意外获得关注,一些民众可能还是会好奇:
这个新毒株的“威力”有多强?
综合媒体报道,除了新加坡,其他国家及地区如孟加拉、以色列、尼泊尔、德国及丹麦等,也开始出现以XBB毒株为主的冠病病例。
以孟加拉为例,当地上周的每日平均病例约为500起,相比之下9月份的日均病例约为300起。
此外,香港本周一也通报XBB.1亚型变异毒株,它是由BA.2.10及BA.2.75两种毒株结合而成。
香港理工大学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副教授萧杰恒博士接受当地广播节目采访时,引用北京大学的研究指出,XBB是迄今所有冠病变异毒株中,拥有最强逃逸疫苗有效性的能力。
萧杰恒也指出,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病患,会出现相同的临床反应,但引发严重症状的概率很低,除非又有一个全新的冠病毒株出现。
他还说,对于预防严重症状,接种冠病疫苗还是有效的。
斯克里普斯研究转化研究所所长埃里克·托波尔(Eric Topol)近日也在推特发文,指XBB是目前备受关注的冠病变异毒株。
The start of Singapore's XBB variant wave
— Eric Topol (@EricTopol) October 8, 2022
Notable how this variant left BA.2.3.20 in the dust, a variant with substantial growth advantage over BA.5; variant graph by @JosetteSchoenma
XBB and BQ.1.1 are 2 of the most important variants on watch right now pic.twitter.com/AvttFliZvP
托波尔说,以新加坡的情况来看,XBB的感染力超过另一毒株BA.2.3.20。
纽约理工学院校园研究助理院长兼副教授Raj Rajnarayanan接受《财富》访问时则说,有鉴于XBB由其他变异毒株突变而成,这个新的变异毒株“可能是迄今最具免疫逃逸性”的。
XBB变异毒株或将带来新一波疫情,但我国卫生部已做好万全准备。
国人原本可从10月17日开始接种莫德纳/Spikevax的冠病二价(bivalent)疫苗,但卫生部已宣布将提早三天(10月14日)开始推出。
卫生部说,基于奥密克戎XBB亚型变异毒株引发的病例增多,提早推行二价疫苗接种有其好处。
“有别于过往疫苗只针对原本的冠病病毒,更新版的冠病疫苗也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因此,对于较新的冠病毒株,它能带来更好的保护力,并已被证明安全及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