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曾有两份调查报告分别指出,本地雇员有望在今年平均加薪3.5%和3.8%。
面对物价飙涨,以及消费税即将“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加薪幅度对一般打工族而言,是否足够还很难说。
但你若来自科技业,那么恭喜你,你基本上可以高枕无忧。
工作配对网站“NodeFlair”及求索创投(Quest Ventures)公司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本地科技业薪资调涨前景持续看俏。
其中,软体工程师堪称打工皇帝,去年薪资同比增长22%,较资深的软体工程师的加薪幅度甚至多达32%。
报告指出,初阶软体工程师的薪资中位数为4750新元,90分位者(即薪资高于90%同侪)更是高达7500新元。
主管工程师的薪资中位数为大约9000新元,90分位者可高达近1万6000新元。
去年尚且如此,今年随着全球人力市场更为短缺,科技公司求贤若渴,科技业员工的薪资预计只会涨得更漂亮。
据《海峡时报》报道,受访的人力专家皆表示,科技业正享受着有史以来最好的“薪情”。
随着新加坡的风险创投及全球性的科技公司越来越多,业界纷纷堆高筹码,抢夺人才,预计接下来几年将持续推升科技业员工的收入。
NodeFlair的报告指出,除了加薪,科技公司也纷纷开出诱人待遇,争取科技人才跳槽到自己的公司。
据估计,本地科技人才每跳槽一次,待遇即可增加20%左右,而在高成长领域,如电商及金融科技行业的专才,更可能获得高达30%的调薪幅度。
重金抢人不手软
在众多科技公司当中,在本地设置办事处的美国及中国科技企业是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贯彻得最为彻底的佼佼者。
其中,美国科技巨擘亚马逊、面簿母公司Meta Platforms、苹果和谷歌的薪资水平较市场中位数高出39%至56.5%。
其他薪资条件高于市场至少25%的知名公司还包括: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集团、摩根大通及送餐平台Foodpanda。
专家指出,近年来有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入驻本地,进一步刺激了本地科技业的工作行情。
一般而言,美国科技公司的待遇优于中国科技公司。不过有分析指出,为了在紧张的人力市场中抢得人才,中国科技公司也开始开出更具竞争力的待遇,同时致力改善外界对“996”文化的印象。
中美科技巨擘抢滩本地人才库
从各中美科技企业释出的工作职缺来看,科技业的这波抢人大战估计还有得打。
其中,中国科技巨擘字节跳动堪称大主顾。截至上周为止,旗下的TikTok在新加坡开出近800个职缺,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也公告了另外350个职缺。
经营本地知名网购平台Lazada的阿里巴巴则有300个职缺等待填补。
另一知名中国企业腾讯亦有超过100个职缺。
在本地设点的美国科技公司不遑多让。
亚马逊列出超过500个新加坡职缺,谷歌和面簿母公司Meta Platforms各有超过200个职缺,微软及苹果各有逾100个职缺。
有职缺,但新加坡人才不够?
然而,科技业的抢人大战有可能陷入“僧少粥多”的瓶颈,新加坡的人才库未必能有效填补这些工作职缺。
宝盛华集团新加坡区域经理张玉清解释,她估计本地科技公司的工作职缺,尤其是科技和客服相关的职缺在过去两年增加了10%至15%。
“本地劳动力或许可以填补部分职缺,但需求增长速度比培训员工的速度来得更快,因此要完全填补这些空缺恐怕是非常困难的。”
她认为,为了应付人才短缺的问题,科技公司恐怕得从海外引入专才,后者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也肩负着将知识传授给本地员工的责任,确保他们能培养出专业能力。
外国人才课题近年来在一直都是极为争议的课题。
政府在上周的财政预算案才刚宣布,从今年9月起,外国人就业准证(EP)的薪资门槛将从4500新元调高至5000新元,金融服务业则从5000新元调高至5500新元。
这会否对科技公司的人力政策构成冲击,这些跨国企业又如何在引进海外专才及聘用本地科技人才之间取得微妙平衡,都值得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