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一股理智的风潮!  “节约消费”受新加坡年轻人追捧

更新:
2024年09月02日 21:53
终于懂事了,还是必须向现实低头?
在网上炫耀爱惜旧货。(取自TikTok视频)

终于懂事了,还是必须向现实低头?

Instagram和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早已成了一个消费主义的圣地,里头充斥着无休止的产品植入,就像一个必买商品的大卖场。

用户每次刷社媒,都能看见大量的宣传产品,最常见的就是网红们开箱展示新购买的商品或者奢侈生活方式。于是乎,大家隐隐约约都有一种感觉:社媒一直在对用户施加购买压力,不停地鼓吹购买新东西的不健康消费行为。

好消息是,年轻人对于无止境消费的新鲜感似乎正在逐渐消退,并且在TikTok平台上用一种新的方式来作出抵抗:

在网上炫耀爱惜旧货。

短视频平台最近就出现了一类标记为“Underconsumption Core”的新视频内容。

在这类视频里,人们不再炫耀新获得的战利品,而是展示那些已将价值最大化的物品,如几乎见底的化妆品、穿到很残旧的鞋子,使用多年的背包,12年来一直使用的水瓶,或是被赋予新生命的二手家具。

“Underconsumption Core”究竟是什么?

网络流行语“core”,直译为“核心”,最初用于指代特定的美学风格,现在用来描述涵盖特定习惯或理念的生活方式。

“Underconsumption Core”就指的是一种低欲望消费、节约消费的生活方式。

TikTok创作者分享他们如何有意识地不买、少买或重新利用物品来避免过度消费,鼓励消费者重新掌握自主权。

在TikTok平台上,以“Underconsumption Core”标签的相关视频,有超过4610万次浏览量。

改过自新的购物狂?

“改过自新”的新加坡购物狂林亿盈(音译,35岁,企业家)告诉《南华早报》,之前在“双11”的购物狂欢节会花超过1000新元,甚至会不知道自己重复购买了同个商品。

“在2021年的一次促销活动中,我没有意识到自己在Shopee和Lazada分别买了一台同样型号的戴森吸尘器,直到两件商品都送货抵达,我才发现。当你想购物时,你会忘记自己买了些什么,因为拼命地买买买,买太多了。”

“在打折期间或我感到无聊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打开购物应用程序,在上面翻看,寻找购买东西的理由,不管自己需不需要。给自己的理由可以是:好便宜、降价了,或者这是一个必买的好康。”

现在,林亿盈改变了自己消费的习惯,她更有意识地购物,选择穿二手衣服而不是购买新衣,尽可能减少浪费。同时她也在社媒上分享“节约消费”的技巧。

譬如,购买不过时或简单款式的衣物,因为这些衣物的穿戴次数和“寿命”会比短暂时尚潮流更持久。

Video Url

林亿盈之所以追捧“低欲望消费”,是想要减少碳足迹和追求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

不过,个人理财专家认为,这一趋势是年轻人对生活成本上升、工作不确定性和裁员的回应方式,这些因素迫使他们减少支出,过上更节俭和符合预算的方式生活。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高级讲师沙梅博士(Samer Elhajjar)告诉媒体,年轻人越来越注意自己的支出,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房价、教育成本和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等经济压力,可能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财务状况。

这不仅是他们对过度消费的所作出的反应,也是他们应对经济现实的战略选择。

另一名新加坡人也在TikTok上分享她一个月的小成就,就是如何把化妆品用到“一滴不剩”。

Video Url

30岁的新加坡公务员Marsha Ho也在今年早些时候接受“低消费挑战”。对她来说,这是她减少浪费和盲目消费负罪感的方式。

“我每次都冲动消费,买了东西当下会感到高兴,但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了。伴随而来的是,过度消费的罪恶感,看到所买的东西就感到焦虑。”

看了网上关于“Underconsumption Core”视频关于适度购物和整理的建议,她才开始正视和改变自己过度购物的问题。

沙梅博士也指出,内容创作者分享关于如何过更节俭和可持续的生活的实用建议,例如,如何省钱做饭、DIY项目或胶囊衣橱创意的视频,都很受欢迎,有助于让不了解“节省消费”的年轻人更容易理解这个概念,并付诸于行动。

“节约消费”风靡全球?

在韩国,年轻的Z世代和Y世代也正在告别他们的YOLO(人生只活一次)消费时代。在高通胀和低收入增长率的情况下,他们优先考虑储蓄。

根据韩国NH农协银行的数据,千禧一代选择待在家里吃饭,而不是去餐馆吃饭,2024年上半年外出就餐交易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近10%。

与此同时,便利店食品的消费量同期增长了21%,星巴克的购买量则下降了13%。

其实,“Underconsumption Core”不是第一个被视为抵制炫耀性消费的TikTok趋势。

今年早些时候,“Loud Budgeting”在TikTok上也一度受到很多人追捧。

这个词由美国网红卢卡斯·巴特尔(Lukas Battle)创造。他在一个视频中说,2024年应该是自豪地宣告自己财务负担能力有限的一年。巴特尔的原创视频获得了超过150万次观看。

此外,还有一类称为“De-influencing”的视频,展示着各种不建议花钱购买的商品。

加拿大年轻人也在社媒上向大家展示不追求购买新物品、节省金钱的方式,并炫耀如何继续利用现有物品,这个趋势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过度消费的“解药”出现了?

经营理财博客Budget Babe的徐美君,对年轻人是否能持之以恒“节约消费”怀有存疑,不过,她觉得有了这个新风潮,那些常常得勒紧裤腰带的人,就不必再担心自己被视为“异类”或被贴上“廉价”(Cheap)的标签。

不过,退一步思考,物尽其用不就本来应该是一种消费常态吗?怎么到了今时今日,反而成了“消费不足”的好习惯?

把护肤品用完后再补货,或是把包包鞋子穿坏后再购买,是生活中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行为,也是长辈们谆谆善诱提醒我们奉行的节俭美德。

如今,拥有这种良好生活习惯却不再是私下默默奉行,而被视为值得追捧的生活方式,非得放上网炫耀公告天下,搞到大家都知道、都来追捧,都来跟风才行。

这似乎反面凸显出现代社会的浪费程度,以及人们的消费观在社媒的影响下,变得有多么畸形。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