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苏丹王朝或是英国殖民地时代,甚至组成马来西亚再到新马分家之后,新加坡人一直是马来西亚最南端门户——新山的常客。
两岸的交流在长堤建好之后,越来越频密。除了正式的经商贸易往来,更是普通老百姓娱乐消闲的好去处。
那个年代的新山,吸引狮城客的“法宝”是:
你们那边不OK的,我们这边都OK;你有的,我这边也有,而且更便宜!
所谓OK不OK,便是违法不违法。政府禁止的,当然属于不OK。
除了犯罪(触犯法律),例如走私贩毒,聚赌卖淫与殴斗闹事等,还有就是跟伤风败俗相关的声色犬马行业。更有一些涉及当时政策的“禁令”,例如:色情片、香口胶以及男士蓄留披头式的长头发等。
新加坡曾是南洋一带按摩院大本营
提起消闲,自然离不开“声色犬马”,离不开黑、黄、赌、毒!
远在英殖民时代,殖民地政府任由黑、黄、赌、毒在新加坡“遍地开花”:
私会党黑帮四处横行,男娼女妓阻街忙得不可开交,穿街过巷都可以找到地下赌馆,鸦片毒窟更是打开大门,任由出入。
长堤对岸的新山,跟新加坡虽然是“各自精彩”,但吃喝嫖赌、酒色财气方面,因为涉及宗教,不像新加坡在殖民地时代那么“明目张胆”,“目无法纪”。
当时,新加坡还是南洋一带按摩院的大本营,不少“州府女子”都纷纷南下讨生活。
直到人民行动党上台执政之后,严刑峻法双管齐下,尤其是在70年代中期新加坡经济开始起飞之后,凡是“有碍市容”的黑、黄、赌、毒场所,几乎都被扫荡得“体无完肤”,“溃不成军”!
于是,不少按摩院的老板和按摩女郎,纷纷转移阵地,另起炉灶。
风水轮流转,新山“坐收渔人之利”
一衣带水之隔的新山,遂坐收渔人之利,成为抢滩的好“所在”(福建话:去处)。
因此,从60年代中期开始,新山的按摩院与娱乐场所等,犹如雨后春笋,纷纷林立,而且还被称为“小合艾”。
这些按摩院,明眼人皆知,很多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兼操丑业的占了大多数。
这也难怪,毕竟是生活逼人啊!于是,按摩变成了“暗摸”院,一路“暗摸”下去,按捺不住,那可真是乖乖不得了!
虽然,新山市政府曾经严加取缔,但最终还是有心无力。
其实,全世界的色情行业如出一辙,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对取缔,偃旗息鼓一阵,等风声一过,便又重振旗鼓,强势归来,变本加厉。
所谓“扫黄”,也真的是像扫垃圾一样,得一个“扫”字,扫了之后,灰尘(垃圾)又来也。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归根结底,关键在于供与求,在于人性中那份食色性也“见风就长”。
一直到80年代,新山的夜总会、海鲜餐馆等娱乐和饮食中心等,更是密集在新加坡的中英文报章刊登各式各样的广告,吸引狮城客前往。
连主流报章如《海峡时报》,还特别推出新山区域版,让相关业者大打广告,大事宣传。
在那个只有纸质媒体的时代,报章广告无疑是充满吸引力,最受消费人信赖的,也因此自然吸引了很多“好此道”的狮城客。加上新元汇率从80年代中逐渐比起马币高,趋之若鹜,蜂拥越堤消费者更是与日俱增。
根据新山市议会副主席依斯迈于1993年向媒体透露,市议会当年展开的大规模扫荡行动中,柔佛州共有近300家有问题的娱乐场所被取缔,当中新山占了60多家。
当局也同时发现五成以新山人名义开设的娱乐场所,幕后老板其实都是新加坡人。
另据新加坡发展银行经济研究部门发布的“消闲与娱乐业报告书”指出,新山夜生活吸引狮城客, 1989年新加坡夜总会业主说,他们的生意被长堤对岸抢去了20%。
而据《联合晚报》1990年3月2日的报道称,新山五大夜总会的业主说,75%到95%的顾客来自新加坡。
即使到了今天,新山仍然是夜夜笙歌,有声有色。
反观对岸的“狮城”,声色犬马已变成“销声匿色”,虽然犬照吠,马照跑,但新加坡的马儿最终将在今年10月“失蹄”了!
(下一篇介绍到长堤对岸楼下吃野味,上楼“打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