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16日)清晨五点多,红蚂蚁还没睡醒,总理夫人何晶已经在脸书上与网民谈起苹果的价格。
苹果只不过是何晶借用的比喻。她费了一番心思、是想借苹果深入浅出解释人们近日热议的政府组屋究竟如何定价,售价是不是国人能负担得起的。
苹果和组屋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看何晶在七百多字、以“哎哟哟”开头的贴文中,如何解释。
何晶先指出,买苹果的人无论是选择吃或不吃,还是把苹果切片后烘制苹果派供家人享用,甚至留下种子种出苹果树,收获更多苹果,其实已经买下并拥有了这个苹果。
因此,苹果对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价值,加上市面上苹果有上千种,该如何为苹果估价?
“计算苹果市价的一个方式,是参考相似的苹果最近的交易价格。
另一个方法是计算苹果派的售价,再计算出一颗苹果是否值那么多钱。
但如果我们已经快饿死了,而市面上只剩下一颗苹果,我们可能会支付更高价买下。
我们也可能喜欢这颗苹果的颜色、形状、甚至其他‘能带来好运’的特征,而愿意多付点钱。”
读到这里,如果蚁粉将“苹果”替换成“组屋”,“苹果派的售价”换成“租金”,就能理解何晶这番比喻背后的含义。
何晶如此“滔滔不绝”,其实是在回应一名网民Serene Ho在12月14日发出的贴文。Serene当时说:
“何晶说我们并不拥有自己的政府组屋,我们只不过是在长期房契下租用组屋而预先支付租金。既然组屋不归我们所有,我们为什么还要缴纳房产税?”
原来何晶早在12月13日的脸书贴文中,就搬出了“租房论”来解释组屋定价。当时她说:
“人们可以把组屋售价视为是一次过还清拥屋一段时间所需的费用。”
例如,买下一间售价36万新元、房契剩60年的三房式组屋,就好比在接下来的720个月内支付每个月500元(今日币值,未将通货膨胀计算在内)的“房租”。
如果是一间全新的99年房契的预购组屋,售价为35万6400元,那房主在接下来1188个月内,就好比在支付每个月300元的“租金”。
“今天支付的500元,跟50年或99年后缴付500元不一样。先付清房价基本上确保我们即使在收入因退休而减少时,仍有一瓦遮头。同时,我们也可以放心,不必因为无法预测的市场因素而在工作生涯里偿还不断增加的‘房租’。况且,如果经济表现良好,岛国保持安全稳定,信心指数维持在高水平,我们的房产将在我们有生之年增值。”
蚁粉只需将网民的贴文和何晶的上述比喻对照一下,就能看出为何该网民会“有看没有懂”。对该网民来说,总理夫人就是在说组屋买家都是“租客”。
何晶在今早的贴文中有进一步为自己的“租房论”作补充。她说:
“这并不等同于提前支付租金,也不等同于我们就是租客。”
她接着花大篇幅解释说,这是因为当组屋市场价上扬时,屋主一旦卖掉组屋,就会得到投资收益。如果真的是租客的话,根本是赚不到这些收益的。
她还说,别忘了政府经常会给组屋屋主发出各种津贴,这些都是只有屋主才能享有的,租客绝对与津贴绝缘。
何晶指出,她的“租房”论只是一种比喻,在现实生活中,买家依然是组屋房主,可以享有资产增值的投资收益,也能享受津贴,自然也就要尽一份身为新加坡人的义务——缴税。
“不要为了不缴税而找借口。缴税是所有人的义务,以便为必要的公共服务筹集资本。我们不可能一方面要求低价房屋和免费教育,却完全不缴税。就如年纪大的德士司机常说的:‘有病咩?天底下哪有可能什么都免费?’”
何晶这两番解释,其实源自于近日关于政府组屋价格的议论。
建屋局在12月7日公开预购组屋总开发成本后,引发了非选区议员梁文辉和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在脸书上的辩论。梁文辉认为,政府不应该将国有土地价格算在组屋售价内,这样就能大大降低组屋售价,让人们更负担得起。
沈颖于12月11日回应梁文辉对于降低组屋价格的提议回应说:
“进一步增加住房津贴须仔细与其他紧迫的开支重点权衡,而梁文辉提议政府可以少收建屋局所须支付的土地费用,就等于应用更多储备金。但是政府已数次解释国有土地是国家储备的一部分,若建屋发展局不以土地的公平市价偿还国家储备,这实际上会减少国家储备的价值,对这一代和后代都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