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收看国会直播,发现教育部长陈振声头发白了不少。
这当然不是重点,比较令人注意的是他所透露的一道无解题:
“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每当我们用上‘(为)能力更强(的学生开办)的课程’和‘高才班’这些词汇,似乎都让人感觉到有“高”就一定有“低”,如果有“高才生”,就一定有“非高才生。”
以上这句话是陈振声在国会回答议员针对高才班(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改革的提问时所说。陈振声回答的各项询问,涵盖了高才班在过去40年的成果和发展、2027年落实的新模式、资源分配等方面。
让陈振声发出这样的感慨的,可能是他不断强调的一点: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分到不同班级,是为了让学生能在最合适的环境中学习,不是给他们贴上各种标签。
他也建议:
“我们或许应该改变思维,认清学生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能力,并帮助他们了解、认识他们不同的能力,并在发展这些能力的过程中,找到自信。”
“不是给学生贴上标签”这个说法,陈振声在未来恐怕还得重复几遍,因为学生学习能力高低之分、“高材生”与“非高材生”这两个对立面,看似已经根深蒂固。
惹兰勿刹集选区议员潘丽萍补充提问,想知道教育部为什么不完全舍弃按照学习能力将学生分流的做法,也从侧面印证这点。
有“高才生”就一定有“非高才生”,进得了高才班就能考进好学校,从此在各项考试顺利过关斩将,考获奖学金升上名牌大学,事业生活自此一帆风顺,可能是许多人既有的印象。
是什么让人们产生这种印象?君不见一位位总统奖学金和其他奖学金得主年年上报,个个品学兼优,又正值十几二十岁的大好年纪,让人称羡,试问哪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不会向往?
这些奖学金得主虽然都是百里挑一,但实际上,他们的侪辈当中,在其他领域出人头地、或是较迟开窍,在人生较迟阶段获得成功的人也大有人在。
问题是,一般人未必有这个概念,因为他们未必看得到这样的例子。
一般人未必看得到的,还包括劳资政三方日常的讨论。
这当然是说到全国职工总会(简称职总)和执政的人民行动党之间的“共生关系”(symbiotic relationship)了。
这个课题在国会上争辩了两天,几乎让平台人员法案的辩论失焦。
概括来说,就是工人党阿裕尼集选区议员严燕松在辩论平台人员法案时提到,行动党与职总的共生关系有可能导致利益冲突,让政治立场凌驾于工人利益之上,削弱工会的代表力度。
平台人员法案的辩论持续了两天,这个课题在这两天都引起朝野双方议员交锋。
其中,反对党领袖毕丹星的一句质疑恰恰又回到人们的印象上面:
“当职总代表说‘前进吧,人民行动党(Majulah PAP)’的时候,我认为人们有权质问,(职总代表)是着重政党利益,还是工友的利益?”
人民行动党向来公开自身与职总的密切关系,甚至将之形容为“共生关系”,每年的五一劳动节集会尾声,与会者也会高呼“Majulah NTUC! Majulah PAP! Majulah Singapura!(前进吧,职总!前进吧,人民行动党!前进吧,新加坡!)”的口号,这也是不少人见过的。
即使也担任总理公署高级政务部长的职总副秘书长陈国明指出,8月宣布的技能创前程求职援助计划,是工会领袖多年努力争取、在政府最初不赞成的情况下,最后协商成功;人力部长陈诗龙过后强调新加坡的工会为工友争取福利的方式,是协商而不是对抗;这些论据再有力,也还是一般人未必看到的。
客观来说,印象未必是现实,因为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可能还很多。
但是一般人主观地认为,印象就是现实。
因此,要如何改变既定的印象,就成了教育部和职总必须思考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