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4月1日恢复通关后,两地其中一个热门话题就是,马国商家纷纷大吐苦水,表示请不到人。
如果只单看某些马国官商人士针对此事的说法,外界似乎很容易解读成“千错万错都是新加坡的错”,仿佛只要新加坡不抢人,马国就不会面临人力短缺,也就不会面临经济发展问题。
诚然,本地长期面临低阶劳工短缺,马国有不少蓝领工作者跑来新加坡“找吃”确是事实。
但彭博社日前一篇文章分析,马国如今面临的难题,恐怕不仅仅是缺乏低阶劳工。
白领蓝领员工皆缺 马国经济欲振乏力
相反的,马国面对的是白领和蓝领员工不足的双重困境。
其中,白领员工的匮乏,更是马国始终无法迈向先进国家之列的主因。
这意味着,当地无法创造更多高附加价值的工作机会,薪资水平自然也就无法提升至足以留住人才的程度,进而引发高低阶员工皆短缺的恶性循环。
进一步深究白领员工为何稀缺,则势必得说回马国长年的结构性问题:种族偏差政策、国营事业及朋党利益团体影响了市场的竞争程度。
马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马国长期被视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
中等收入陷阱,意即一个国家因某些优势达到一定收入水平后,却长期停留在该经济水平。
一般上来说,这样的国家因收入上升到一定程度,导致劳动力密集的出口业再也无法和其他低成本生产国家竞争,同时亦无法进入高附加产值市场行列。
这正是马国的缩影。
上世纪八、九零年代,马国曾经历过飞速发展,前首相马哈迪甚至曾提出马国在2020年成为先进国的宏愿。
宏愿最终成为空谈,马国迟迟无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经济转型缓慢,无法透过高附加产值及创新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两成高学历公民移居国外
高阶人才的出走,造就了上述情形。
根据联合国统计,2015年共有183万马国人在国外居住,其中大多数集中在一海之隔的新加坡。
另外,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马国有三分之一移民属于高技术人员。马国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当中,约20%往国外流动。
据分析,马国的两大结构性问题导致了高阶人才外流。
首先是独厚土著的种族偏差政策。
从数据不难看出种族偏差政策对于人才外流的影响有多大。
世界银行去年的一份报告指出,马国的华人人口虽然只占全国约两成,但大部分移居国外者都是华人,尤其在移居新加坡的马国人当中,有多达90%是华族,显见华族外流的比例甚为夸张。
市场缺乏竞争,是马国迟迟无法达成经济转型的另一导因。
国营企业插足各项重要产业,加上一些名义上虽为私人企业,但却由朋党实际把持的公司存在,造成市场竞争程度有限。
这样一个缺乏透明度及相对封闭的市场,对高学历的白领阶层而言,显然不会是一展拳脚的首选。
马国过去为了达成先进国家的目标,做了很多华而不实的表面功夫,例如国产车工业、以及曾一度荣登全球最高建筑物宝座的双峰塔等……
然而,如何改革种族偏差政策及加强市场的竞争诱因,把高阶人才留下,确保马国拥有推动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才是真正的关键。
与其追究人才外流去哪里,不如回头看看自身体制到底为何留不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