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用,在亚洲地区似乎已是约定成俗、心照不宣的惯例。
和崇尚个人权利,主张非仪式性照顾家人的西方国家不同,亚洲社会,尤其是华人社会,往往把给家用与孝道作连结,将之视为一种义务。
当然,家用是否该给,该以什么形式给,在亚洲社会仍有一些争议。
有人认为,给家用是“天经地义”;但也有人认为,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家用不该成为一种道德绑架、情绪勒索。
这里暂不讨论子女究竟有无义务在金钱上奉养父母,我们先来看看,如果要给,给多少才符合“行情”?
根据本地网络平台answer.sg在2021年一项获得近6700人作答的非正式调查:
新加坡子女给父母家用的“市场价”如下:
- 每月薪水的10%;
- 中位数为500新元。
根据接受调查的国人反馈,给父母家用占薪水的比率中位数为10%。从金额来看,本地人给父母家用的中位数为500新元。
若再以年龄细分,则如下图所示:
年龄组 | 家用占薪水比率中位数 | 家用金额中位数(新元) |
---|---|---|
18岁至20岁 | 10% | 160 |
21岁至25岁 | 11% | 400 |
26岁至30岁 | 10% | 500 |
31岁至35岁 | 10% | 600 |
36岁至40岁 | 10% | 700 |
在相同比例下,随着工资上涨,家用数额自然愈来愈高,36岁至40岁国人所给的家用中位数高达700新元,相较之下18岁至20岁和21岁至25岁组别的家用金额中位数分别为160新元和400新元。上述图表显示,即使工资随年龄增长,把薪水约10%拿出来作为家用仍是普遍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有一条自1996年就开始生效的“赡养父母法令”。无法自行负担基本生活费的年长者,可透过法律向子女索讨赡养费。
该法令在2010年修正后,改为让父母子女先通过调解解决赡养费纠,诉诸法律则为最后手段。
据悉,新加坡也是全球首个落实类似法律的国家。
香港人给三成
接下来把视角拉到本区域另一金融中心。
综合港媒报道,香港永明金融2019年的一份调查指出,香港子女每月给父母的家用中位数为6000港元(1060新元)。
由于该项调查于2019年进行,若纳入香港政府统计处2019年至2021年的通膨率计算,现时的家用中位数应为6268港元。
另外,根据香港当局最新数据,香港2022年第一季就业人士的每月收入中位数为2万港元。
我们再用上述两个最新数据计算,就可得出香港人给父母的家用中位数,是每月薪水的31%。
有关家用“行情价”出炉后,有不少港人认为这是过于沉重的负担,质疑其合理性。
甚至有网民以逗趣方式列出下列六道问题,表示父母只有每符合一项条件,才可获得1000港元,以此类推,若全部都达标,才可领全额6000港元:
- 从小到大都给足孩子零用钱,让他/她放学有钱买麦当劳;
- 除了必要开支,还愿意付出额外开支,例如让孩子报名兴趣班、参加课外活动或参加交流团等;
- 每逢过年,新衣新鞋少不了,平日还会买礼物给小孩;
- 小时候的红包钱长大能拿回来,没被父母“私吞”;
- 上大学时帮忙出学费,即使孩子有兼职,父母也会不时关心问孩子“够不够钱用”,不必让孩子为了兼职而失去享受大学生活的机会;
- 从小到大父母总是通情达理,不会动不动就跟孩子“讲钱”,彼此关系良好。
给家用让新港子女“压力山大”?
透过新港两地的调查,我们可以稍微总结:
- 新加坡人给的家用中位数为500新元,家用占薪水比率多为10%左右;
- 香港人的家用中位数则为6000港元(1060新元),家用主要占薪水的31%。
但不论是新加坡的一成,或香港的三成,有调查显示,给家用这套社会规范,其实对新港两地不少子女带来了压力。
据财富管理公司St. James's Place Asia早前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经济上资助父母,让新港两地不少上有高堂,下有妻小的“夹心层”喘不过气。
一些重要数据包括:
- 64%新加坡人和58%香港人认为给父母提供经济资助,对个人财务目标形成了阻碍;
- 两地近65%受访者也表示,资助父母将降低他们筹集养老金的能力,也影响他们未来能留给孩子的储蓄;
- 有55%受访者因需为父母提供经济援助,感到某种程度的沮丧。
红蚂蚁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为人子女者因在经济上奉养父母而无法确保个人财务稳定,更遑论为自己将来的退休生活作打算。
从社会角度来看,这种“养儿防老”观念所造成的现象,恐导致恶性循环。
当子女为奉养父母,危及个人退休规划,待他们迈入老年后,又只能倚靠下一代奉养,形成人人都得为上一代牺牲的循环,这对社会安全网的巩固,并非好事。
红蚂蚁认为,给家用是一份心意,不该是道德规范,“给你家用是因为爱你,而不是基于教条式的束缚”,家用多寡也应量力而为。
为人子女者在经济上资助父母时,应充分考量个人财务状况及未来退休规划。
为人父母者,则不该死抱着“养儿防老”的观念,让子女为此赔上自己的人生。
家用该占薪水几成、家用金额多少,或许根本不是重点。我们该反思的,是亲情和孝道究竟该不该用金钱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