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长王乙康在医疗卫生信息和管理系统协会亚太区大会上,放出了一个振奋信息:
我们一天比一天更接近隧道的尽头!
他说,新加坡的抗疫策略是正确的,我们的中庸之道,在“清零”和“与冠病共存”之间找到了一条路线,成功避免了本地出现高死亡率。
从一开始的根除病毒,到为人民接种疫苗提供保护,然后逐步开放。王乙康也说,新加坡的策略是独特的,独特之处在于看起来“不明确”,“反复不定”,却让我们避开了许多国家高死亡率。
过去几天的确诊病例出现的下降趋势,一下子就被中断,19日的病例强力回弹,差点突破4000,也许这是在政府的“预料”中。对于一个只有500多万人口的小国,这样的高病例很难叫人接受。
这边厢,新加坡开始“看到隧道尽头的亮光”,那边厢,美国把新加坡的旅游警戒提高到最高级别。
美国疾病与预防中心把我国的旅游警戒列为“冠病风险非常高”的国家,从第三级上升了一级,与奥地利、克罗地亚、希腊、马来西亚、瑞士、英国、土耳其等国“平起平坐”。
新加坡被升级的标准在于,在过去28天内,每10万个居民便有500人染病。
美国提醒其国人要前往这些风险级别最高的国家,就必须完成疫苗接种。
至本月18日,本地累计的病例已破15万起。单看数据令人胆战心惊。
当我们在国际上的风险评级一日没有降低,我们就一天很难欢呼抗疫策略成功。
新加坡的“中庸之道”,目前是卡在一小部分死都不愿意接种疫苗者这一关。因此,本月9日出台的限制措施,商场、景点,禁止他们进入;不让他们在小贩中心和咖啡店堂食。让他们感觉到“受歧视”又如何,这一招似乎已开始见效。
从本月9日至15日这个星期,约1万7000多人打了第一针,另有16万2000人打了第三针,比起前一周有明显的进步。
但是,与此同时,当局在19日也指出,过去一周外出活动的人群增多,从商场、乌节路和公交搭客可以看得出来。
我国卫生部天天在各语文报章打大版广告,传播各种抗疫防疫和医疗的信息,不少新加坡人还是没有在状况中。
这也很难怪老百姓,没有事到临头,人们这头看了信息,那一头就忘了。而且目前国人被医疗程序搞到晕头转向。医疗程序三天一小变,五天一大变,政府的广告宣传很快就过时,一个星期前的旧报已不能作准。
最新的改变是,从本月11日起,简化的医疗程序是针对三种情况的人:身体不适且检测呈阳者、身体没有不适检测呈阳、接到卫生部通知与确诊病患有密切接触者。
无症状病患以及有密切接触者都无须接受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密切接触者也无须隔离,只要在接到健康风险警告(HRW)的七天内自行做ART(抗原快速检测),结果呈阴就可以出门。
“简化”之后的医疗程序,简而言之,就是减少PCR的检测,政府因此可以因此释放更多人力转去其他岗位上。
政府显然已经相当放心,认为冠病对已经接种疫苗的大多数人口没有生命危险。
我们目前只是自我感觉已经接近隧道的尽头,还未真正走出隧道,就此放松PCR检测的密度,难免冒着一定的风险,当局必须密切注意其后续反应。
病例又见回升,PCR检测却还是不断降低,这不是中庸之道,而是剑走偏锋。
检测是新加坡抗疫的成功因素之一,不能在大功告成之前就贸然放松。
请卫生部随时检讨战略,该加强检测工作的时候就加强,莫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