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35年的新加坡“组屋禁猫令”终于在这个星期解除了!
从9月1日起,组屋居民可以合法养猫,但每户最多两只,而且必须为宠物猫植入微芯片(microchip)和申请执照。
这是国家公园局属下的动物与兽医事务组所制定的“猫只管理框架”。
此前,建屋发展局禁止在组屋里养猫,是因为猫儿无法乖乖留在家中,也不像狗儿那样容易管束。若让猫儿随意走动,它们可能在公共场所脱毛、随地大小便或发出大量噪音。
因此,公园局接下来在颁发执照前,会先检查猫主的住家,确保猫儿居住在适当的环境,不会对邻居造成困扰。
养猫成本上升让猫主却步?
从现在到2026年8月底,猫主将有两年的过渡期来达到执照要求,而这段期间的执照也将免费发放。
也就是说,从2026年9月1日起,没有执照饲养宠物猫,将属违法行为。
如果过渡期结束后才申请执照,已绝育的宠物猫执照费是35新元;
未绝育的宠物猫执照费则是230新元,为期三年,到期后必须更新。
(感觉这个执照就像猫儿的身份证?)
至于植入微芯片,则是为了方便追踪猫儿的下落。在猫儿意外走丢时,可以更容易找回;在动物疾病暴发时,也能更有效地追查病源。
目前,由兽医诊所为猫儿植入微芯片,一般要价60至80新元。
不过,有动物福利团体担心,申请执照和植入微芯片的额外费用,可能造成养猫成本上升,使一些饲主产生弃养的念头。
为弃猫寻找新家的非营利组织LUNI告诉亚洲新闻台,目前所有组织收养的猫儿都已经满额,但弃养个案仍在逐年增加,导致领养者短缺的情况雪上加霜。
公园局数据显示,新加坡去年通报221起弃猫个案,是六年来最高。单是今年上半年就有87起。
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杰豪曾在国会上说:
“为猫儿植入微芯片后,若有不负责任的饲主遗弃、忽略或虐待猫儿,当局就能向他们追究责任。”
今年首八个月,新加坡防止虐待动物协会(SPCA)在“宠物猫绝育计划”下,已为2261只猫儿进行绝育和植入微芯片,高于去年同期的1537只。
由此可见,仍有许多负责任的饲主在为宠物猫申请执照做准备。
若想省下植入微芯片的费用,猫主可以参加公园局举办的“宠物外出日”或“宠物猫绝育日”活动,带猫儿接受免费的植入服务。
下一场活动将于今年12月7日至8日在新加坡博览中心举行,猫主须先上网预约。
过渡期间“一户两猫”非强制规定
SPCA数据显示,自去年底宣布新的猫只管理框架以来,被领养的猫儿数量不升反降。
SPCA执行理事长桑卡尔(Aarthi Sankar)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冠病疫情结束后人们重返工作岗位,以及通胀造成宠物饲养成本上升,让一些潜在饲主却步。
非营利组织LUNI指出,寄养者一般不愿意领养猫儿,因为领养的过程较长。寄养者也可能因出国或工作忙碌,无法长期照顾猫儿。
据桑卡尔观察,也有一些饲主误解了新规定,以为当局强制规定组屋里只能养两只猫,而将“多余”的猫弃养。
事实上,饲养超过两只猫的饲主,只须在接下来两年的过渡期内申请执照,就可继续保留所有猫儿。
养宠物其实就像养孩子,需要长期的付出和承诺。一些年轻情侣会通过共同饲养宠物来“预演”婚后抚养小孩的情况,测试对方是否合适。
有的猫主或许是因为寂寞难耐,有的则是为了寻求心灵上的慰藉。
无论如何,养猫的开销不仅是猫粮和猫砂,更不仅是申请执照和植入微芯片,还有改造住家和宠物医药费等潜在费用。
一旦选择购买或领养猫儿,就要花时间和精力细心照料,尽到饲主的责任。即使有天迫不得已要弃养,也请为猫儿找个新的落脚处,好好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