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窿在社媒“招兵买马” 年纪最小的跑腿才14岁!

更新:
2024年06月26日 20:58
大耳窿
青少年抵不住赚快钱的诱惑。(联合早报)

明目张胆

青少年时期是探索世界的人生阶段,有时越是禁忌的东西,就越想要一探究竟。

红蚂蚁之前报道,有13岁少女在家吸食冰毒被逮捕,还有10岁小学生躲在学校厕所抽电子烟

如今,竟有14岁少年替大耳窿当跑腿,上门纵火追债,被控上法庭!

新加坡警察部队上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今年1月至5月,因非法放贷被捕的人当中,14岁至19岁的青少年就占了8.6%,高于去年同期的3.1%。

警方并未透露被捕的具体人数,但证实涉案的青少年有所增加。他们多数是在聊天应用Telegram等平台接触到这类信息,最后沦为跑腿。

不是红蚂蚁要说,Telegram真的越来越“乌烟瘴气”,除了被不法之徒用来散播猥亵照片、贩毒和非法售卖处方药,现在居然连非法放贷也插上一脚……

急需人手 待遇优厚?

警方早前接到公众通报,在一个Telegram群组中看到有人发送“价目表”,公开招聘“泼漆跑者”以及协助敲门和锁门的跑腿。

泼漆的报酬是每个单位350元至400元、敲门是50元或100元,锁门则是150元。

大耳窿
(Telegram截图)

这名公众为了试探真假而联系对方,没想到对方迅速回复,称急需跑腿到女皇镇展开“骚扰行动”,还不断问他能否立即“开工”。

对方甚至保证,完成“工作”的五分钟内就会付款。若不想再继续做下去,额外的奖励酬劳将立即结算。

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别说是青少年,就连红蚂蚁听了都蠢蠢欲动……(开玩笑而已,警察叔叔别抓我。)

勿洛警署反非法借贷组队长何世兴助理警监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涉案的青少年多数是为了赚快钱,或在朋友怂恿下当起大耳窿跑腿。

他举例说,2022年3月,三名17岁青少年在淡滨尼涉及一宗大耳窿骚扰案,就只是为了100新元。

在该起案件中,欠债人的住家大门被人用脚踏车锁链上锁,旁边的墙壁还被泼漆和涂鸦。

大耳窿
很没创意的“O$P$”(Owe Money Pay Money,欠钱还钱)。(新加坡警察部队)

警方调阅电眼画面,在接到报案的两小时内逮捕三人,并起获一罐油漆、一支黑色马克笔和一条脚踏车锁链。

被捕的青少年告诉警方,他们的“工作”是一名校友介绍的,100新元的报酬由四人平分,每人获得25元。

调查也发现,这名校友是通过一个名为“SG Fast Cash”的Telegram群组,认识一个提供大耳窿骚扰“工作”的陌生人。

这四名青少年认罪后,各判21个月缓刑监视。

大耳窿
当跑腿的首要法则:来无影,去无踪。(海峡时报)

大耳窿线上“隐身”骚扰欠债人

别以为大耳窿只知道泼漆、锁门和贴大字报这些惯用伎俩。

他们能在社媒上招聘跑腿,当然也懂得利用线上的“骚扰策略”,包括使用送餐平台的“货到付款”服务来骚扰欠债人。

之前就有大耳窿在深夜盗用欠债人的住家地址大量点餐,十多名送餐员接到订单后陆续抵达同一个单位,但欠债人却坚称自己没有点餐,拒绝付款,害送餐员白跑一趟。

(窿哥啊,送餐员跟你无冤无仇,赚的也是辛苦钱,请高抬贵手吧……)

送餐员
冤有头,债有主,请别“恶搞”送餐员。(新明日报)

刑事侦查局非法借贷取缔组队长李良伟副警监坦言,由于在社媒平台设立假账户只需几分钟,不法分子如今更容易“隐身”匿名操作,为执法工作增添了难度。

“大耳窿利用科技渗透更多人群,尤其是教育程度更高的群体,让打击非法放贷变得复杂许多。”

但他强调,警方将继续与送餐平台、电信公司和网络服务供应商合作,揪出不法之徒。

刑事侦查局和七大警署每月会展开为期一周的全岛突击行动。去年的12场执法行动,就有1343人因非法放贷被调查或逮捕。

犯罪
去年有1343人因涉及非法放贷活动被调查或逮捕。(联合早报)

是谁教导无方?

每当青少年犯罪事件浮上台面,矛头往往会指向教育,认为学校没有给予有效的辅导和品格教育。

不过,我们也不能忽略家庭这个最关键的因素。辅导员提醒,青少年容易受社媒不良内容影响,往往是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与陪伴。

飞跃社区服务资深社工黄颖俐认为,青少年较容易被摆布,而且要求不多,有钱赚就好。

“若家人无法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求,他们可能转向其他管道,因而误交损友,结果犯了法都不知道。”

因此,针对涉及青少年的非法放贷案件,警方一般会先与青少年的父母沟通,避免他们重犯;如有需要,再将他们转介给相关机构。

根据新加坡的《放贷人法令》,协助进行非法放贷活动,可被判监禁最长四年、罚款3万元至30万元,以及鞭刑最多六下。

替大耳窿进行骚扰,则可被判监禁最长五年、罚款5000元至5万元,以及鞭刑三下至六下。

为了区区几百新元的“酬劳”而葬送大好前途,值得吗?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