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太热在家睡不着? 老人干脆泡在图书馆顺便“见周公”

更新:
2024年06月24日 20:51
图书馆
设计对白:“先生,该起床了。”(海峡时报)

还可以节省电费

6月学校假期结束了,新加坡的图书馆又开始热闹起来。

红蚂蚁吃完午餐到图书馆逛了一圈,耳边传来此起彼落的打字声、翻书声和打鼾声。

没错,是打鼾声。

红蚂蚁沿着声音找到了“源头”,是一名看起来60多岁、翘着二郎腿的大叔。

奇怪,附近的人明明都听到了打鼾声,有的脸上甚至露出不耐烦的表情,却没人敢叫醒这名大叔。

图书馆成了“老人天堂”?

近日也有公众在网上申诉,有越来越多年长者滥用图书馆的资源,在沙发区或温习区“霸位”睡觉。

“新加坡的图书馆俨然成了老人的天堂。”

图书馆
这沙发看起来很舒服。(新明日报)

一名不愿具名的家长告诉《新明日报》,他的孩子今年要参加小六会考,学校假期也会到金文泰图书馆温习备考。

“我们在等座位的时候,看到一名妇女坐着睡觉。图书馆管理员有来叫醒她,但管理员离开后,她又继续睡。”

据这名家长观察,一些年长者在沙发区看报纸、用手机看视频,可以待上一整天,只有在吃饭时间才暂时离开。

不过,有的手里明明没有任何读物,却旁若无人地躺在沙发或桌椅上呼呼大睡;有时睡得太香,还发出雷公般的打鼾声。

其实,国家图书馆网站上有明文规定,访客不应在图书馆睡觉,也不能携带饮料和食物:

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网站截图)

但这也不是最近才有的现象,打从红蚂蚁求学时期,就已经见怪不怪了。

一些年长者或许只是阅读太久,眼睛发酸,所以闭目养神几分钟,或打个小盹。

60岁的黄先生受访时说,他习惯每天到图书馆看小说,打发时间。

“如果小说内容太沉闷,偶尔也会不小心睡着。”

图书馆越来越吵 不是年长者的错

有趣的是,网上舆论几乎一面倒偏向年长者,那名申诉的家长反倒成了众矢之的。

有网民引述国家图书馆的明文规定说,图书馆本来就是让民众共用的公共空间,并非学生专用。

若嫌公共图书馆太吵或位子不够,学生大可去学校的图书馆,或留在家温习功课。

“图书馆是免费的,让我们对彼此更加包容和友善,让年长者有个安全又舒服的栖身之所。”

留言
(脸书截图)

也有网民指出,这些年长者可能有难言之隐,白天或许无处可去;遇上酷热难耐的天气,图书馆既有冷气,又能让他们安静地休息。

留言
(脸书截图)

新加坡作家魏俐瑞博士认为,问题的症结不是老人在图书馆睡觉,而是公共场所缺乏为老人专设的休息空间。

他在社媒上直言,年长者有时只是想找个歇脚处纳凉,小休片刻,多数时候不会妨碍到任何人。

“我们的图书馆越来越吵,不能归咎于睡觉的老人。”

说的没错。比起老人家的打鼾声,小孩子在图书馆里四处乱跑,大声喧闹,岂不是更吵?

偏偏坐在一旁的家长也不好好管教,还自顾自地低头滑手机;图书馆的管理员和义工也不出面阻止,任由图书馆沦为游乐场……

图书馆
图书馆管理员怎么不来叫醒他们?(联合早报)

学生也爱睡沙发

说句公道话,在图书馆睡觉的不只有年长者吧?

两个星期前,义安理工学院二年级学生梁家与在TikTok拍摄短视频,介绍校内的最佳午睡地点,在网上掀起热议。

排名第一的就是:

图书馆的长型沙发,因为那里有冷气,坐垫也很舒服。

梁家与说,图书馆唯一的缺点是没什么隐私,路过的人都会看到你的睡相。满分为10分,他打了9分。

第二名是商学院大楼的红色沙发,获得8.5分;虽然没冷气,但睡在内侧的沙发上,不容易被路过的人发现。

第三名则是地下通道温习区的长椅,虽有隐私空间,但椅子很硬,通风也不好,只获得6.5分。

 

@keerigiri Rating the Places I've Slept in Ngee Ann Polytechnic #singapore #sgtiktok ♬ original sound - keerigiri

 

看吧,连学生都对沙发情有独钟,又怎能怪年长者在图书馆沙发上赖着不走呢?

至少他们不会像一些怕输的大学生,把外套和水壶留在图书馆“过夜”霸位……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