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讲述男女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
其实,打从青少年叛逆期,男生女生的想法就已经很不一样了。
根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NIE)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男生女生,对父母所给予的支持质量的看法有所不同。男生比女生更能感受到父母的支持。
这项研究在2023年对来自28所学校的5441名中一学生进行民调,旨在了解家长哪些方面的支持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62%的学生表示,他们得到了父母的高度支持,而33%的学生表示父母给予较低的支持,5%的学生认为他们得到的支持非常少。
而认为得到父母高度支持群体中,男女比例为2:1。
虽然社会经济地位多多少少会影响孩子认为父母给予支持的多寡,但不像性别差异那样明显。
领导这项研究的Marvin Chan教授向《海峡时报》解释说,
这是因为女生对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支持的质量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过去的研究发现,与男生相比,女生对父母所给予支持的看法往往不那么正面。
“即使父母认为自己给孩子提供了足够的支持,但还是要考虑到孩子对所得到的支持的感知和体验。”
他补充说,这些研究结果可以让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了解,需要给男生和女生提供适当和有区别的支持。
补习老师Tunitha Reku(44岁)育有四个孩子:15岁和6岁的儿子,及14和13岁的女儿。
她告诉《海峡时报》,15岁的儿子很乐意跟她分享学校里发生的事情,通常都是泛泛之谈,不讲很多细节,但两个女儿就不一样,她们喜欢讨论细节,所以她需参与更深入的讨论。
由于这些差异,她对女儿们的关注方式就与儿子有所不同。
简言之,女儿和儿子的”小心思“不一样,作为家长要“对症下药”,否则明明已经给予很多关注,女儿们未必会感受到已经得到同等的关注度,甚至觉得父母没在给予她们足够的支持。
家长不应该把孩子的学习问题丢给学校处理
研究也发现,在青春叛逆期,家庭和学校的支持都很重要。那些从父母身上感受到更多支持的学生,会表现出更积极的社会心理特征,反抗等有问题的行为也较少。
这项研究也试图回答一个问题,即:父母在学校相关问题上的支持,是否与父母在家里的支持一样重要。
Marvin说,
在像新加坡这样的全球化社会,双薪家庭很常见,父母常因工作而面临时间限制挑战。
因此,在家校合作的模式下,可能会出现角色分工,家长假定自己只负责家庭领域内照顾和支持孩子的责任,然而把与学校有关的事宜都交由学校处理。
不过,这项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支持,无论是在家里或是孩子在学校面临挑战时都很重要。
33%的学生表示父母给予较低的支持,Marvin解释说,这可能表明,在小六离校考试(PSLE)后,家长可能会对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和参与度持更宽松的态度。
开展新研究关注青少年青春期变化和发展
从人工智能到气候变化,周遭的世界迅速发展,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会带来更多的影响与变化的可能。
为了更好的了解外部环境对中学生行为、认知的影响,国立教育学院正开展一项为期四年的研究。
这项研究将以本地不同源流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超过7000名中学生开展为期四年或五年的纵向研究调查。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线上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同一批学生跟踪调查,每年填写一次问卷。研究员也会对部分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访问或举行焦点小组讨论。
这项名为“梦想:中学青少年纵向研究(DREAM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s in Secondary Schools)”的项目自去年起开展,已完成了第一轮的调查,也就是上述的研究。
第二轮调查预计在今年第三学期阶段进行。
研究由七个项目组成,每项研究调查青少年发展的一个关键领域,包括特殊教育和经济拮据的影响。
该研究旨在了解学校、社会和家庭环境对求学和职业抱负、自我认同和能动性、社会和相关环境以及福祉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领导这项研究的教育学院教育研究院院长潘健龙教授早前告诉《联合早报》说:
“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迅速变化的关键阶段,被认为是成长过程中的第二个敏感阶段。这一敏感发展阶段的特点是自我认同的发展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它既提供了机会,也带来了脆弱性。”
他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和学校环境,社交媒体、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等课题都在影响着当今青少年的行为和认知。
潘健龙说,虽然这项研究仍处于初步的阶段,但是研究团队希望能通过这项研究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变化和发展,为家长、学校、教师、教育界政策制定及利益相关者提供参考意见,从而更好地为青少年提供所需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