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为善不落人后,不仅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义工活动,当本地有患罕见疾病案例得募集医药费、或饱受战火冲击的外国居民需要援助,国人都会慷慨解囊捐款纾困。
然而,新加坡的一些慈善机构和组织发现,近几年他们收到的款项有减少的现象。
由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管理的众筹平台Giving.sg,让公众向约600个非营利组织捐款,也允许自愿发起的筹资活动。
2023年,Giving.sg筹得的款项达9460万新元,比2022年的9800万新元少了3.5%;去年的捐款也是过去四年的新低。
该平台也透露,去年旗下的捐赠者人数为11万4000人,不及2020年的17万7000人,也是自2021年连续第三年下跌。
新加坡食物银行提供的数据也显示,2021年至2023年之间,物品和现金捐助都呈下滑趋势。
公众捐赠的物品方面,食物银行在2021年收到价值357万4000新元的物品,到了2022年就减至324万9000新元,去年首11个月进一步减至289万新元。
食物银行的现金和补助金捐款,则从2021年的421万3000新元,降至去年的229万新元。
生活成本上升 民众捐赠前得先三思?
捐款少了可归咎于几个原因,其中一个就是疫情带来的影响。
2023年12月,慈善总监办事处(简称COC)发表的2022年财报揭露,本地超过2300个慈善机构收到的款项,从2020财年的31.2亿新元,下滑5%至2021财年的29.5亿新元。
根据COC统计,只有社区和健康相关的组织收到的捐款取得增长,其他如宗教、教育、艺术和文化遗产等领域的捐赠都减少了。
慈善总监陈金淡解释说,疫情严峻期间,慈善领域的运作和筹款活动都受冲击,许多慈善团体要么取消或延办活动,要么缩小实体活动规模或改为线上举行。
到了2022年,即防疫限制放宽后,本地慈善机构才开始恢复实体慈善晚宴或竞走等活动。
慈善团体关爱青少年中心(简称CARE)发言人也表示,疫情暴发后的隔一年,人们感受到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有些人的薪资减少,或是丢了工作,这些都是可能导致捐款金额降低的因素。
即便疫情趋稳,生活费上涨和消费税调高,也让新加坡人申诉经济负担增加。
救世军社会及社区服务总监毛汉忠说,消费税调高、生活成本上扬等因素,都给新加坡人的可支配收入带来更大压力。
他因此认为,国人和企业都可能会重新审视他们愿意捐赠的金额,甚至考虑是否还要捐赠。
毛汉忠指出,这个情况令人关注,因为过去四年慈善机构的捐款稳步下降,平均比前一年少约10%至15%。
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总裁苏釗耀则解读说,这些年来通胀上升和生活成本固然引发担忧,但捐赠者和款项减少,也许是因善心人士的捐赠方式变得多样化,或是以线下方式进行捐款。
政府和慈善机构鼓励国人献爱心
即使捐款数字不比往年“亮眼”,但依然有一些令人鼓舞的现象。
苏釗耀透露,虽然捐助者较少,不过每位捐赠者给予的款项其实有所增加,从2020年的约530新元增至去年的约830新元。
也有慈善组织发现,去年收获的款项不降反增。众筹平台“希望之光” (Ray of Hope)去年筹得超过680万新元,比起2022年的410万新元有显著增加。
据慈善组织善粮社的观察,消费税调高对捐款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他们大部分的款项来自企业。
“我们预计今年也不会有太多变化。不过,这不意味着来自公众的捐款变少了,还是有很多新加坡人对善粮社旗下的义工计划有极大的兴趣。”
实际上,本地慈善组织也借由不同管道,积极鼓励新加坡人多多献爱心,不只定期举办活动,还会透过社媒营销等方法推动线上捐赠。
另外,政府去年发表财政预算案时也宣布,给予捐款者250%扣税率的优惠期将延长多三年,直到2026年底,目的也是为了鼓励新加坡人捐助公益机构和符合资格的机构。
捐款多寡非关键
生活开销某程度上确实会影响捐款的数额,但长远来看,慈善组织扔对新加坡人的善心有信心。
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总裁苏釗耀说,尽管经济和地缘政治存在不确定性,但他相信新加坡人在来年会继续展现慷慨解囊的精神。
他表示,新加坡善心人士过往已表现非凡的捐款意愿,以及投身对他们来说有意义的志愿计划。
“虽然宏观局势可能会对慈善界带来阻力,但这也给新加坡人制造机会,鼓励他们挺身而出为居民和社区做出贡献。”
救世军社会及社区服务总监毛汉忠也表示,他持续坚信新加坡独有的给予(giving)和肯定(affirming)的文化。
他说:
“面对经济困难的那几年,捐款金额可能会比较少,但可以肯定的是,人们还是会定期捐款。有些人每个月风雨不改地捐赠一元,我们的捐款箱依旧善心满满。”
“就算日子艰难,捐赠者还是会继续回馈社会,有些还会给予更多,因为他们知道(弱势群体)的需求也增加了。”
所谓捐款不在乎多寡,有慈善团体负责人说,就算往年给50元今年只能给10元,还是会有很大的帮助,也能积少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