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查显示,新加坡社会对同性婚姻的正反意见几乎已在伯仲之间,但世代之间却呈现巨大差异。
根据美国智库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新公布的全球调查,新加坡有45%的受访者支持同性婚姻,51%持反对意见。
其中,在年轻世代与较年长世代之间,有非常明显的世代差异:
新加坡年轻世代(35岁以下成年人)对同性婚姻的支持度高达65%,较年长世代(35岁以上)的支持度则只有37%。
皮尤调查的发现和其他本地相关调查相当一致。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Ipsos)今年6月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32%的本地受访者同意同性伴侣应该被允许合法结婚,高于去年的27%。
另外,也有23%的受访者认为,同性伴侣应该给予某种形式的法律认可,但不能结婚。
也就是说,共有多达55%受访者认为,至少应该在法律上给同性伴侣一个正式名分(不一定是结婚)。
益普索的调查也同样发现,年轻人相较年长世代更倾向支持给予同性伴侣法律认可。
前文提及的皮尤调查还发现,国人的宗教信仰对其是否支持同婚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其中,无宗教信仰的国人支持同性婚姻的比例高达62%。
兴都教徒对同性婚姻的支持度高达60%,是本地主要宗教中,对同性婚姻接受度最高的宗教。佛教徒的支持度也有53%。
相较之下,回教徒和基督教徒对同性婚姻的支持度偏低,分别只有21%和29%。
无论如何,新加坡回教徒对同性婚姻的支持度仍比本区域其他国家,如马来西亚(8%)、印尼(4%)及泰国的回教徒(14%)来得高。
本地基督教徒对同性婚姻的支持度则比韩国基督徒(27%)高,但比马国(35%)低。
新加坡去年废除第377A条文
新加坡国会去年11月正式通过废除《刑事法典》377A节条文。这普遍被外界视为是消除对同性恋、双性恋与跨性别者(LGBT)歧视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377A节条文是在英殖民时期订立的法律该条文将男性之间的性行为视为刑事罪行,
但废除第377A节条文的同时,国会同时也通过修宪,赋予国会权力制定婚姻的定义,进而保障婚姻作为男女结合的现有定义。
李显龙总理在去年国庆群众大会宣布政府将着手废除第377A节条文时,强调政府无意改变婚姻的现有定义和相关政策,即新加坡法律只承认一男一女之间的婚姻,而且许多国家政策,包括公共住屋、教育、领养条例等,也仍会继续以一男一女之婚姻为依据。
总理接班人,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去年8月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若行动党赢得下一届大选,婚姻定义不会在其监督下发生。
亚洲目前只有两个司法管辖区允许同婚
根据皮尤调查,受访的亚洲国家与地区除了印尼(5%)、马来西亚(17%)和斯里兰卡(23%)之外,其余各国对同婚的支持度都在四成以上。
亚洲目前唯二允许同婚的国家和地区是尼泊尔和台湾。
其中,台湾2019年正式通过同婚合法化,今年进一步开放台湾人与外籍同性配偶在当地登记结婚,并允许同性伴侣抚养小孩。
然而,根据前文提到的皮尤调查,台湾对同性婚姻支持度为45%,只比反对的43%稍高,另外13%的不表态比例,更是所有受调查国家与地区中最高,显示该议题在台湾社会仍有很大分歧。
此外,支持同婚民意超过五成的国家与地区包括日本(68%)、越南(65%)、泰国(60%)、香港(58%)、柬埔寨(57%)及印度(53%)。
但除了泰国,上述国家和地区因各种因素,至今未将同性婚姻合法化。
泰国内阁则已通过婚姻平等草案,预计在12月提呈国会寻求通过,届时有望成为继台湾、尼泊尔之后,第三个同婚合法化的亚洲司法管辖区。
值得一提的是,泰国的婚姻平等法案若成功在国会闯关,预计将会成为亚洲首部实质上并非由司法判决所触发的同婚法律。
台湾通过同婚法案前,首先是在2017年先经由大法官释宪,判定当地民法未保障同性二人的婚姻自由及平等权,违反宪法,因此责令立法机关在两年内完成相关立法,才有了后来的婚姻平权法案。
尼泊尔的情况亦相当雷同。
当地最高法院早在2007年便已裁定要求政府修改法律,承认同性婚姻。但由于政权更迭,同婚立法一直迟迟没有着落。
尼泊尔最高法院最终在今年6月28日宣告“不能再等”,直接发布临时命令,允许当地同性伴侣在政府正式立法前登记结婚。至此,尼泊尔在法庭命令下,实质上达到了婚姻平权。
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加坡大概率不会出现由司法裁决推进同性婚姻的现象。
原因是国会去年通过废除377条文时,也同时修宪赋权国会在未来制定婚姻定义。
这意味着,婚姻是否还是现行的只限“一男一女”,还是可能随着社会氛围演变而改变,都将是国会而非法院权责。
同婚合法与否,在新加坡将是政治问题,而不会只是法律问题。因此类似台湾或尼泊尔由司法判决触发婚姻平权的剧本,不会在新加坡上演。
可以预期的是,只有在政府有政治意愿处理同婚议题时,同婚才有可能成为现实。相信这有很大程度必须在社会有更大共识时,才有可能实现。
皮尤调查的相关数据也显示,新加坡社会不同世代与不同宗教之间,对同婚的看法仍有很大差异,这也是作为多元社会的新加坡未来在思考相关议题时,必须纳入考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