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输在起跑线上”,原来孩子在娘胎里很可能就输了,并非乱吹。
本地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Social Economic Status,简称SES),会对3至6岁儿童的成绩造成很大差异。社会经济地位是以父母的年收入和教育程度来衡量。
那些父母教育程度较高或收入较高的学前儿童,在语言和计算能力上往往表现得更好。
父母教育程度较高的孩子,更可能在自我控制和延迟享乐(delayed gratification,或称即时满足感)方面做得更好。他们比较能放弃唾手可得的较小奖励,选择等待在未来换取更大的奖励。
而这些更能够克制延迟享乐的孩童,在语言和计算能力也能获得更高分。
研究使用国际标准化测试(Woodcock-Johnson Achievement Test)。该测验已根据新加坡的情况进行了调整,主要分两个部分测试,字母单词识别部分评估儿童的语言和口语能力,而应用问题则评估数学和算术能力。
以父母2018年的年收入来看:
在应用问题测试中:
- 平均得分在第68百分位数的儿童,是来自年收入在15万元或以上的家庭(收入最高25百分位数)
- 得分在第59百分位数的儿童,来自年收入在9万元至15万元之间的家庭
- 得分在第47百分位数的儿童,来自年收入在4万8000元至9元之间的家庭
- 得分在第43百分位数的孩童,来自收入4万8000元或更低(家庭收入最低25百分位数)
在字母单词识别中:
- 平均得分在第64百分位数的儿童,是来自年收入在15万元或以上的家庭(收入最高25百分位数)
- 得分在第55百分位数的儿童,来自年收入在9万元至15万元之间的家庭
- 得分在第45百分位数的儿童,来自年收入在4万8000元至9元之间的家庭
- 得分在第40百分位数的孩童,来自家庭收入最低25百分位数(即年收入4万8000元或更低)
以父母的学历来看:
在应用问题测试中:
- 父母教育水平属于大学或更高,孩子的平均得分在第62百分位数
- 父母教育水平介于中学与大学之间,孩子的得分在第46百分位数
- 父母教育水平中学或以下,孩子的得分在第36百分位数
在字母单词识别中:
- 父母教育水平属于大学或更高,孩子的平均得分在第60百分位数
- 父母教育水平介于中学与大学之间,孩子的得分在第41百分位数
- 父母教育水平中学或以下,孩子的得分在第34百分位数
领导调查的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的教务长讲座教授杨李唯君和博士后研究生陈雪娇(译音)博士。
杨李唯君告诉《海峡时报》解释说,
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长,经济困难也较少,而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更高,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他们也会为孩子设下更多的界限,比如有关功课或孩子放学后需要做些什么等规定。
她进一步解释说,
期望会影响行为。对孩子的教育水平期望越高的家长,平均花在子女身上的时间和金钱也较多,例如一起阅读、一起去图书馆,以及让子女参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和购买教材等。
父母也更有可能去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帮助孩子进行批判性地学习与思考,转而会提高考试成绩。
杨李唯君也指出,
在父母的教育水平和收入之间,教育水平对孩子成绩的影响更大。这是因为教育水平能影响更多因素,例如会影响孩子考试分数的价值观和行为。
研究还发现,孩子越经常克制即时满足感,考试分数就越高。
杨教授说,这一发现与过去的研究结果一致,即孩子在幼年时有延迟即时满足的能力,预示着他的学业成绩也更好。
早前就有研究发现,年幼时能够选择“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小孩,十年后在学校和人际关系方面,都表现得较好,较有抗压力。
杨教授说,
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也更有可能告诉孩子,做出对他们长远有益的决定很重要,比如努力学习,不要花太多时间看电视。因此,他们的孩子往往有更大的能力克制即时满足感。
研究还发现,受过更好教育的主要照顾者往往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所以孩子也会从父母那里学习自我控制。
不过,现在很多孩子的主要照顾者都是女佣,日后请女佣是不是也要先考核学历?
“输在起跑线上”仍可以追赶
名为“新加坡幼儿发展追踪调查”(简称“SG LEADS”)的全国范围研究,由国大家庭与人口研究中心开展,新加坡教育部资助。
研究人员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随机抽样筛选出5000名7岁以下的儿童,自2018年就开始追踪这些家庭,了解哪些因素能促进或阻碍儿童早期的发展,包括家庭资源和关系、父母的育儿态度和教养方式、社会支持、托儿安排和政府政策等。
该研究由11位在七个不同领域的学者领导,特别关注弱势家庭儿童的需要。研究结果有望能协助父母与政府来帮助新加坡儿童充分发挥潜力。
参加这次测试的3000名3至6岁的儿童,就是SG LEADS的一部分。
领导本次研究的杨李唯君指出,这是新加坡第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幼儿家庭样本的儿童早期发展研究。他们把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美国国际杂志《早期儿童研究季刊》。
政府在10月27日发布了“新加坡携手前进(Forward Singapore)”运动的报告书。该报告书旨在减少收入不平等,促进社会流动性。
政府的计划之一,是鼓励更多低收入家庭在孩子3岁时送他们上学前教育中心,以减低他们在小一阶段就落后于同龄孩子的发展风险。
报告说,这些家庭的孩子在三到四岁时的入学率和出勤率往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杨李唯君认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实证来支持政府的建议。
“我们要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在他们上小学之前就帮助这些家庭。否则,我们将看到一个不利的恶性循环,大大限制了来自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家庭孩子的社会流动性。”
她也呼吁,收入较低的父母必须更好地学习积极的育儿行为,并在其他方面帮助孩子满足学习需求。
关怀机构儿童及青少年服务组的经理Cherlynn Ang接受《海峡时报》采访时说,该研究建议帮助父母找到稳定的工作和像样的工资,以养活孩子,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父母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不会有时间、精力或能力去考虑帮助孩子满足他的学习需求。
她说,孩子生命的头三年对学习至关重要,因此让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尽早进入学前教育尤为重要。
儿童及青少年服务组的助理主任Vital Tan也说:
“现在上学前教育已是常态。如果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不接受学前教育,他们的不利处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根深蒂固。”
可事实上,人总是习惯跟着常态走,未必会一夜间作出改变。
育有两个六岁以下孩子的红蚂蚁,一直认为孩童时期就要尽情玩乐,看了这份研究报告后,也该认真思考如何培养孩子延迟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