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10月29日)飞往北京访问四天、出席第10届北京香山论坛的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今天(11月2日)在个人脸书页面,突然上载一张插上多支细针的大腿照片。
他在贴文中透露,自己在北京期间“第一次接受针灸”,并形容这“是一次相当不凡的经历”。
这句看似平平无奇的话,结合黄部长的背景来看,就有点儿意思了。
黄永宏在2001年踏入政坛前,于1992年至1997年在新加坡中央医院担任外科顾问医生。
1997年至2001年,他转任伊丽莎白医院的肿瘤外科医生。
虽然不清楚他在新加坡有没有看过中医,但西医出身的黄永宏,对中西合璧的康复治疗法显然持开放态度,甚至愿意将“第一次”针灸经验交到北京中医手里。
贴文三个关键词很吸睛
黄永宏在贴文中,用两段话简单交代了在北京接受治疗的过程,但字里行间有三个关键词,让红蚂蚁觉得颇有趣。
① “buah sek”
黄永宏说,他的右膝盖关节磨损,但骨外科医生告诉他,还没到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时候。因此,他目前得先做更多的物理治疗,以及力量训练。
他在文里用了“buah sek”一词,并括号说这意指“不熟”,但一些网民看了也许会一头雾水。
对照整句话的意思,黄永宏想说的是骨外科医生认为,目前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时机尚未成熟。
“buah sek”一词估计是某种华族方言的发音,而黄永宏的籍贯是兴化人,不过这究竟是不是兴化语,红蚂蚁就不清楚了,有没有蚁粉可以帮忙解释一下?
② 飞针
黄永宏此次访问北京期间,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咨询中医专家,他们在治疗关节损伤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
共有三位中医为黄部长治疗。其中,针灸专家王鳞鹏教授先以“飞针”手法,为他快速行针。
何谓“飞针”?从字面上来看,应该是因速度“飞快”而得名。黄永宏说,王教授在他两边的膝盖插针时,每一边只用了约20秒。
根据网上资料,飞针指的是中医用指尖部捏住针,快速进针使针尖冲刺进入肌层的针刺方式,而这种“快、狠、准”的疗法,是为了减少进针时的疼痛感,进而缩短治疗时间。
③ “tui-naed”
接受飞针治疗后,另一名程凯博士对他的经络错位和堵塞进行推拿,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则为他开中药方。
眼尖的蚁粉应该发现了,黄永宏在文中写道,中医“tui-naed”(推拿了)他的经络,但这般在非英文词汇后面加“-ed”(英语语法中的过去式)的用语,未必人人都能立马看懂。
黄部长在另一个社媒平台X的同一篇贴文中,就把内容简化了,原本的“tui-naed”改为“两位中医为我治疗膝盖”。
他在脸书贴文的最后,不忘感谢北京中医医院的治疗团队:
“中医是缓慢的治疗方式,和西医不同,我第一次接受针灸,是一次不凡的经历。非常感谢北京教授们的医术与照料。”
热爱跑步,却因腿伤曾“停跑”两年
翻看黄部长过往的贴文,能得知他膝盖的磨损应是旧伤所致,早在近10年前就已出现。
他在2014年9月的一篇贴文中说,不仅椎间盘突出,两边膝盖的半月板(menisci)也部分撕裂。
2020年,他也提到膝盖半月板分裂(menisci split),其冲击力使他的关节疼痛,“给他添麻烦”。
膝盖的伤势严重影响了他最大的爱好之一——跑步。
黄永宏在2014年的贴文中透露,对跑步的兴趣有助于让爱吃的他控制体重,他每星期会跑三到四次,每次约20至30分钟。
上学时,黄永宏除了参加田径和橄榄球队,偶尔也会参加校内举办的越野比赛。服兵役期间,他经常为了体能测试跑2.4公里,并在40岁之前参加过马拉松。
就这样,跑步成了黄永宏生活的一部分,不管多忙都会抽空去跑一跑,而且不只在新加坡,他有多次在海外跑步的经验。
然而,他某次沿着法国的塞纳河跑步后,隔天醒来时感觉脚趾非常酸痛。脚趾消肿后,他以自身的医学知识初步判断,很可能是痛风。
这位爱跑之人还曾在2018年及2019年,因脚伤被迫“停跑”两年。在那期间,他曾尝试其他运动,但最终还是认定跑步是他的挚爱。
在那之后,他还是坚持跑步,但改以其他比较轻柔也能减低冲击力的方式来跑。
蚁粉应该也留意到,已步入花甲之年黄永宏经常会表达他对跑步的热爱。他不只会和新兵一起跑步,也在国防部为军人推出新的跑步鞋时当代言人,“以身试鞋”跑一跑看看新鞋舒适与否。看来,在接受中医疗法的期间,他应该还是会对跑步的热忱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