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桌面整洁运动”推出两年多,为何还会出现不同解读?

更新:
2023年10月17日 20:15
保持桌面整洁运动

该“听话”还是该主动?

新加坡国家环境局自2021年9月起,实施了小贩中心强制归还托盘及餐具条例,2022年1月又将执法进一步扩大至咖啡店和食阁,食客若不遵守规定就会面临书面警告或罚款。

两年多来,该计划成效如何?

环境局在10月9日发表的年度报告中透露,截至今年8月28日,执法人员已对违例者发出近900份警告,也向一名重犯者开出罚单。

报告也说,托盘和餐具平均归还率已从2021年的65%,增至目前的92%。

当局指出,在小贩中心用餐的大部分食客都会主动归还托盘和餐具。

看来,“托盘警察”的做法在新加坡这个“罚款之都”(Fine City)果然是最奏效的。食客在得知不照做就会被罚款,都会养成习惯,用餐后不再把托盘和脏碗盘留在桌上。

保持桌面整洁运动
托盘和餐具平均归还率从2021年的65%,增至目前的92%。(海峡时报)

不说你不知,有关公共用餐环境的卫生和整洁,新加坡的宣导其实远不仅如此。

环境局在2021年2月启动“保持桌面整洁运动”,顾名思义就是要鼓励食客用餐后确保桌面清洁。

这个运动最近却引发争议,因为有食客不知哪些清洁“工作”属于个人必须动手的范畴。

用餐后把桌面擦干净是谁的责任?

上周五(13日),一名男子在TikTok上载了一段视频,内容是他与两名环境局执法人员在竹脚中心巴刹和小贩中心外的对话。

@khuranasahib_pb04 Please tell me someone now its my duty to wipe the table also as per your officer they told me to wipe table also @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ency#CapCut #fyp #singapore ♬ original sound - 🇮🇳Pankaj🇮🇳

视频一开始,男子向执法人员问道:

“你的意思是,如果我把桌子弄脏了,我应该把桌面擦干净?”

其中一名执法人员回复他说,食客应该清理桌子,并补充说如果不小心打翻食物,就应该在离开座位前确保桌子清洁。

双方你来我往,尔后执法人员又告诉男子,只要桌面清洁,食客要如何清理全由他们自己决定,但这似乎令男子更加不解。

他问道:

“如果我把桌面弄脏了,把它擦干净并不是我的责任。根据条例,我的职责只是把食物垃圾丢掉对吗?”

此时,另一名执法人员表示,食客用餐后必须把餐具和垃圾清干净,并拿到托盘归还站。

男子声称,关于这点他明白,但他无法理解为何要在用餐后把桌面擦干净。他再次询问两名执法人员,他得将用过的纸巾扔掉,但如果在用餐时弄脏桌面,他是否该抹干净?

对此,执法人员回答“是”,视频就此结束。

视频出街后,不少网民也反馈说有与男子同样的疑问。有网民说,据他所知,食客不需要把桌面擦干净,因为可能会碰到桌面原本就脏乱的情况,唯有归还托盘才是必须做的。

保持桌面整洁运动

另有网民质问,如果用餐时没有携带纸巾,是不是得用衣服当抹布把桌面擦干净?

保持桌面整洁运动

环境局:不必擦桌面 但食客应保持餐桌清洁

针对这段视频,环境局今天(17日)在脸书上发表简短声明。

当局透露,视频中的男子是因离开座位前,没把桌上的杯子和饮料一并带走,而被给予书面警告。

当局也回应部分网民的问题说,食客在用餐后无须把桌面擦干净。

尽管如此,当局仍提醒食客,用餐后不应把任何垃圾残留在桌上,包括纸巾、湿纸巾、饮料罐子、壳类或骨头等食物残渣。

“我们鼓励食客保持餐桌清洁,以示对下一名用餐者的礼貌。”

红蚂蚁登入环境局网站查证,根据“保持桌面整洁运动”页面的简介,除了上述提到的垃圾,在桌上留下吸管或包装纸,也属违法行为。

保持桌面整洁运动
(环境局网站截图)

此外,若没捡起从餐桌上掉到或被风吹到地上的包装纸、吸管或纸巾等,也算触法。但不小心打翻饮料或酱汁弄脏桌面则属例外。

环境清洁运动只教公众哪些事不必做?

保持桌面整洁运动
(海峡时报档案照片)

换言之,根据环境局设的条例,视频中男子及同他持相同立场的网民并没有错,擦桌子确实不属于食客的责任。

毕竟,也会有一些食客反问,如果归还托盘擦桌子样样都要自己来,那何必还需清洁工、小贩何必继续支付清洁费?

保持桌面整洁运动

吊诡的是,当局设的条例越精细,反而会让“保持桌面整洁运动”的出发点和本义变得越模糊不清。

一些食客的困惑是:我究竟该“乖乖听话”,根据当局的规定只做该做的事,还是就像当局鼓励的,若情况许可擦一擦桌面,为下一名食客着想?

有网民认为,撇开“必须”与“应该”不谈,食客其实大可把桌面擦干净,还建议当局在小贩中心提供湿纸巾,让公众擦桌子。

保持桌面整洁运动

然而有人吐槽说,湿纸巾的费用,应该由提出这项建议的网民自行承担。

新加坡出台宣导环境清洁的运动是好事,但下达的规定倘若存在“解读空间”,公众就会倾向于只关心“我该怎样做才不会被罚款”,只在乎哪些事情不必亲力亲为,反倒忽略了身为国民,哪些才是我们应该自动自发去做的文明行为?

至少,不需要事无巨细都得“大家长”制定惩罚方案后,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做(做样子)吧?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