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打工族“精神离职”比例竟高于全球平均 他们为何人在心不在?

更新:
2023年07月11日 22:14
新加坡打工族“精神离职”竟高于全球平均 他们为何人在心不在?

职场版“生平无大志,只求六十分”

《论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即不担任某个职位,就不过问该职位的相关事务。

但近两年在全球兴起的“精神离职”(quiet quitting)现象,说的则是完全相反的状况:

“即使身在其位,也不谋其政。”

必须注意的是,此辞职非彼辞职。“精神离职”并非真的辞去工作,而是泛指人们降低在工作上的投入程度,肉体虽还留在岗位上,精神却已抽离。

2021年中国年轻人开始盛行以“躺平”和“内卷”等处世态度应对生活不易的挑战,2022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则掀起“精神离职”浪潮,虽说风起云涌,在一般人印象里,却似乎是和新加坡有点距离的国际新闻事件。

但实情是,本地“精神离职”的状况,很可能比外界想象的严重。

一项由人力资源公司任仕达(Randstad)进行的调查显示,1000名18岁至67岁的本地受访者中,有35%受访者承认自己正处于“精神离职”状态,这个比例比全球平均多了4%。

在这些精神离职者中,

  • 41%称他们这么做是为了改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 38%觉得报酬过低而这么做;
  • 33%认为自己缺乏工作发展机会因此选择“精神离职”。
调查显示,本地有35%工作人士处于“精神离职”状态。图为中央商业区的上班族(海峡时报档案照)

职场版的“生平无大志,只求六十分”?

“精神离职”,用英文直译有“安静辞职”之意,在中文语境中有时也被称为“出工不出力”。

(“出工不出力”原用于讽刺中国早年人民公社制度下,吃大锅饭的集体制度困境,意即一个人在岗位上,却不出力。)

简单来说,便是一个人在工作上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处于一种“人在心不在”的状态。达到基本KPI即可,不过多努力,有点“生平无大志,只求六十分”的意味。

有一种说法是,精神离职受2021年中国火遍全网的“躺平主义”所启发,因此也可被理解为“在工作上躺平”。

而人们之所以“精神离职”,则基本上离不开过劳、对工作失去动力和对管理层不满等原因。

在工作岗位上只求六十分,是“精神离职”的其中一项特征。(互联网)

同工不同酬

在几个接受《海峡时报》采访的个案中,同工不同酬及工作生活无法平衡是人们选择“精神离职”的肇因。

一名年近三十的教师Nancy(化名)在发现同侪比她赚的钱比她“多很多”后,选择“精神离职”。

她强调,她与其他同事的工作量无异,却因为她持有的是理工学院文凭,不像其他同事拥有大学学历,而只能领取较低工资。

这种差别待遇让她对工作失去热忱,从此不再为学生精心设计教案:

“我只做我该做的。我教的课不再好玩,我也不会再花时间在学生的作业上贴贴纸,或写些有意义的评语。”

她坦言,既然自己的贡献不被珍视,那她自然也没有必要卖命。

另一位受访的工程师亦因同工不同酬选择精神离职。

已有15年相关工作经验的他不讳言,自己原本对工作充满热情,也从来没有觉得待遇不公,但当他得知一些外籍同事的工资居然比他高出数千新元后,他异常愤怒,觉得自己深受剥削。

打从那以后,他不再尽心尽力,只在岗位上做着最低限度的工作。

其他的个案还包括一名因工作失去和家人相处时间的空姐。

由于这名空姐已签下三年合约,无法提前离职,想走不能走的受困心理,让她决定采取“精神离职”作为抵抗。

精神离职也好,人在心不在也罢,不可否认这类佛系工作态度若持续下去,恐怕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生产力,甚至阻碍各方面的创新。

如何适当提升薪资福利、工作环境及工作生活平衡等条件,迎合员工的期望,避免后者因各方面受挫而产生精神离职的情绪,将是企业未来必须正视的课题。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