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马来西亚雇主联合会公布的一项数据揭露,目前有90万名马国人在新加坡工作,当中约有30万人日复一日越堤赚新元。
这比起去年的约40万人多出了一倍。一年之隔差距之大,相信很大原因是与疫情期间边境重开有关。
除了薪水带回家乡能瞬间“涨薪”,确保他们退休时有足够的积蓄,联合会主席拿督赛胡先也告诉媒体,马国客工看好新加坡一些先进领域的就业前景,能让他们获得区域或国际派驻机会。
此外,赛胡先也说,马国当地产品与服务越来越昂贵(尤其在柔佛等地),也促使马国人选择来新打拼。
然而,即便可以向前看又能向“钱”看,并非每个马国游子离乡背井工作的经历,都是一帆风顺的。
新加坡人不比马国人友善?
本周一(14日),在一个供网民分享工作心声的脸书论坛“铁饭网”上,一名马国员工发文大吐苦水,道出自己在新加坡工作的不适应,字里行间也透露出对本地员工的看法。
这名匿名的员工写道,原本在马国工作了三年,但一直没有什么积蓄,因此决定来到货币比较香的新加坡发展,找到了一份薪资不错的文职。
岂料,在新加坡打拼没多久,他就“马上后悔这样的选择”。
他先从现实的角度分析说,如果单纯向“钱”看,其实会觉得生活很美好。
原因是,本地的房租虽然昂贵,但食物却令他感觉“惊讶的便宜”,交通也便利,因此如果省吃俭用,又能克制不当月光族,每月存下的钱兑换成马币,甚至可以高过马国的工资。
然而,最让他吃不消的是工作环境,尤其是新加坡同事们给他的印象,更是让他难忍苦楚。他在文内列举出的同事特性包括:
- 新加坡人比较功利;
- 说话时挺酸的;
- 同事很会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
这些行为令他难受,也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
他还说,来到新加坡工作后感受到了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但他并未具体列明是哪些因素。
他也将自己在新加坡工作的体验与马来西亚工作的经历进行对比,坦言“自己国家的人还是比较友善和有耐心”,也“比较可爱”,让他来到这里后开始想念马来西亚人,并直言:
“现在如果还有时光机可以回去,我一定不会选择来新加坡。”
网民:跟国家无关,企业才是关键
对于上述种种自认难顶的经历,这名马国打工仔看在钱的份上,目前的应对方式就是:忍。
“现在只能祈祷等做满半年辞职后,可以找到比较ok的公司,再不然我就要回国了。现在真的是度日如年的感觉,每一天都太难熬了。到底为什么我们要来到新加坡赚钱?”
根据这名网民的描述,新加坡的工作环境相当“险恶”,让他才做了几个月就有打包走人的念头。
他的经历也让人联想到,最近在全球多地掀起的“精神离职”(quiet quitting)文化,意指员工已“无心恋战”不在乎自己工作内容之外的事,对工作不再积极或怀抱热情。
看到这里,蚁粉认同这名网民说的话吗?新加坡人在职场上真有那么可怕?
诚然,个人经历不能以偏概全,该网民抱怨的新加坡人工作态度,是否就等同于普遍新加坡人给予马国人的印象,绝对因人而异、见仁见智。
另外,该网民的工作经验及年资也值得关注。他在文中透露自己还不到30岁,相信也是首次在异乡工作,一时之间无法适应也在所难免。况且他也未详细说明,自己究竟经历了什么,才让他有如此深刻的体悟。
贴文出街后,引来不少网民留言,当中不乏有在狮城工作的马国同乡。大家都给予这名社会新鲜人鼓励,也有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与他共勉之。
有网民说,实际上,工作环境不顺遂的情况并非只存在于新加坡,马来西亚也有,并指出在新加坡上班真的比马国好很多。
另一名网民认为,与其说是新加坡职场就是这样的情况,更准确的说,应该只是反映出某个工作领域或企业所存在的文化。
他说:
“如果只是对比新马两地的两家企业,用来概括一个国家的工作文化,那这样的对比不太公平。至于文化冲击,你可能需要时间适应,人到异地遇到这种事是很正常的。试想想,马国也有较负面的文化。加油,不要轻言放弃。”
该网民也建议笔者扩大生活圈子,在新加坡结交新朋友,和他们分享经历,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见解。毕竟独自一人打拼,孤独感可能让人在看待人事物方面无法乐观起来。
有网民也打趣地给予忠告,建议他尽量别和金钱过不去。
“办公室政治……在马来西亚这里也有,有些人拿着卑微的薪水默默在本地受气,但你比他们好多了,至少薪水是加倍的。”
如同网民所言,每份工作都有其难度,也有员工所需承受的压力和挑战,新加坡人疲于奔波自认劳碌命的事迹,也时有所闻。
外国的月亮虽然未必比较圆,但至少赚到的钱能够帮你圆一些梦想。
更何况,凡是有得必有失,现在新元强劲,兑换成马币,一份工资就能翻上两倍。既然在哪里工作都一样劳碌,也有可能遇到“毒老板”或“毒同事”,难以事事两全其美,那何不在工作上做到无愧于心,也别跟荷包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