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社会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上等男人怕老婆,中等男人爱老婆,下等男人打老婆。”
老公打老婆,那叫家暴,在新加坡是会被判坐牢的。
不过,德国男人似乎不觉得这是个问题。
根据德国国际培幼会前天(6月12日)公布的民调结果,受访的1000名18岁至35岁的德国男子当中:
约33%认为,跟配偶争吵时,“一气之下动手”是可以接受的。
也有34%声称,他们曾动手殴打女性,目的是为了让女方“学会敬畏”。
这在德国社会引起不小的震惊和反弹。
德国警方数据也显示,德国去年有超过11万名女性被配偶或伴侣殴打,相当于每小时有13名受害者。
德国男性权益团体“男性联邦论坛”专家卡斯纳指出,尽管已迈入21世纪,传统的性别角色分配仍深深根植于许多德国男性的心中。他们甚至会为了捍卫至高无上的家庭地位,对女性大打出手。
女性也认为OK?
无独有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同一天发表的《性别社会规范指数》报告也显示:
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男人打妻子“是对的”。
值得关注的是,参与这项调查的受访者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不只是男性,还包括女性本身。
换句话说,这些性别偏见已根深蒂固,并普遍存在于男性和女性之间。
报告指出,全球性别不平等现象过去10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尽管#MeToo和Time’s Up等争取女性权益和两性平权的运动不断涌现,人们对女性的偏见始终没有改善。
看来,联合国要在2030年实现“性别平等”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恐怕还有一段漫漫长路要走。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甚至直言:
“数十年来取得的进展,正在我们眼前消逝。性别平等的目标越来越远,还需要300年才能达成。”
家丑不可外扬?
很多人以为,只有在思想落后、经济贫瘠的地方,才会发生老公打老婆的事件。
事实上,在许多标榜男女平等的发达国家,婚姻暴力事件也屡见不鲜,但外人往往视之为“清官难断家务事”,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国际数据显示,在这些动口又动手的“渣男”中,既有教师、工程师和企业家,也有小贩、工人和无业汉。
由此可见,动粗的并不一定是“粗人”。
心理学家指出,夫妻争吵时,当丈夫无法在言语上占上风,就可能会动手打妻子。
“有了第一次,就很容易会有第二、第三、第四次。久而久之,丈夫会误以为那是结束冲突的好方法。”
而受害的妻子往往会以“家丑不可外扬”为由,哑忍了事。
婚姻暴力案件在新加坡也时有所闻。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去年调查的家暴案件有2254起,前年则有2346起。其中,配偶在家暴案中占比最大。
今年5月,新加坡国会在提出妇女宪章(家暴与其他)修正法案一读时宣布,政府将加强保护家暴受害者的保护令机制,授权当局及早介入帮助受害者。
除了可代为申请个人保护令,当局在必须紧急介入的情况下,也可当场发出临时紧急禁令,禁止施暴者接近和联系受害者。
新加坡真的实现性别平等了吗?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2021/2022年排名,在“实现性别平等”目标方面,新加坡在170个国家中排第七,也是唯一跻身十大的亚洲国家。
不过,对新加坡人来说,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或许我们可以从这项调查看出一些端倪:
民调机构益普索今年3月针对500名新加坡人展开调查,男女各占一半。
- 63%受访者认为,在社会、政治及经济权力方面,新加坡仍存在男女不平等现象。
- 过去一年内,有23%曾听到朋友或家人发表歧视女性的言论,也有16%在职场目睹过性别歧视事件。
- 尽管如此,45%不敢为维护女性权益发声,担心这么做会对自己不利,包括在事业方面。
随着社会诉求和态度不断演变,男女的社会角色已不再如传统般固定与刻板。平权政策不仅对女性有益,男性也能从中受惠,为实现更平等的两性合作关系助力。
或许当女性的权益获得更好的保障,男性能够改变根深蒂固的思想后,这些可能存在暴力倾向家庭的夫妻关系,才能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而出现实质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