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亚洲社会对空服员,尤其对女性空服员(空姐)的外形似乎有着一种不成文,且以现今工作权益角度来看,已属有点逾矩的“期待”。
部分航空公司也循着这套思路,有意无意将空服员的外形作为一种行销策略。
在过去,这或许还只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但在劳权日益普及的今天,若航空公司将涉及空服员外形的需求,明目张胆写入公司条例,难免就有歧视之嫌。
本月初,中国海南航空就因为首开当地航空业先例,给旗下空服员发了一份“控制体重通知”,引来连串炮火。
据中国媒体报道,这份通知有个堂而皇之的标题,叫作《关于专业化形象的筛查和管控提示》。
海南公司还强调了所谓“专业化形象”的重要性:
“专业形象是重要的、直观的职业形象。”
“作为窗口单位,我们应该是一张亮丽的名片。”
这里说的专业形象和职业形象,显然就是在指体重。
根据该份文件,公司规定所有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空服员必须进行体重监控,严重超标者甚至会被停止飞行任务。
海南航空界定的“标准体重”的公式为:
身高(公分)- 110 = 标准体重(公斤)
举个例子,如果一名空服员的身高为165公分,那其标准体重便是55公斤。
任何高于上述标准体重的数值即为“超重”,海南航空将针对超重人员进行三个“分类管控”。
- 超重数值低于5%:监控一个月,避免体重持续上升,满一个月监控后,空服员得穿上制服当面复核,现场称重,并经由一个三人面试小组评议;
- 超重5%、未超过10%:给予30天自我减重期,以周为单位进行追踪。每一周期结束时将由三人面试小组评议;
- 超重10%:立即停飞减重,公司协助制定减重计划,督促减重效果。
简单来说,轻则监控,重则停飞,而且还要被所谓的“三人面试小组”当面视察,才能摆脱观察名单。
海航标准比国际通用的BMI严苛
值得一提的是,与当前国际通用的身体质量指数(BMI)相比,海南航空的“超重”标准更为严苛。
以身高165公分为例,按照海南航空的公式,标准体重为55公斤。
但若以此为基准,一名空服员即使在海南航空标准下超重10%(达停飞标准),其BMI也只有22.2,与BMI的超重门槛还有一段距离。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BMI正常值为20至25之间,超过25才算超重,30以上则属肥胖。
四川方策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刚指出,虽然企业有自主决策,但规章制度必须合法合理,海南航空对员工体重进行限制,且在极端情况下停止其工作,绝对是违法行为。
他说,以审美剥夺工作权利涉嫌就业歧视,如果海南航空依据控制体重的这一违法规章对员工做出处分,将很难在法律上讨到便宜。
上游新闻则引述一位曾从事多年空乘管理工作的某大型国企工作人员黄女士称:
“如果纯粹因为视觉审美的考虑就剥夺体型偏胖的空中服务员正常工作的权利,这绝对是就业歧视,出台、执行这样的规定对于作为劳动者的空中服务员,丝毫没有尊重。”
网民:外形与专业无关
网络舆论也几乎一面倒批判海南航空的“创举”,强调空服员工作的本质是服务,而非体重等外在条件,空姐美丽与否、纤瘦与否,都与专业无关。
“我不需要她们多美多瘦,健康有活力能做好本职工作就很棒。”
“我只要空姐专业知识完全过关,安全知识练得滚瓜烂熟,穿最适合安全应急的鞋子衣服,她几斤关我屁事。”
“空乘就是服务员,应该花心思搞好服务,这样搞简直是本末倒置。”
也有网民认为,这种限制空服员体重的做法,无异于物化女性。
“明晃晃物化女性,这等于在说女空乘的价值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她的潜在性价值。别再说什么旅客想要看的赏心悦目的空乘,这种观念已经落后八百年了!人家是提供旅途服务和保障安全的职业,不是来给你观赏的!”
“现在的社会价值选择很畸形,永远去强调外貌外在,而不是看重内在那些良善和正直的品性。”
甚至还有网民直接调侃,海南航空“开的是航空公司,又不是窑子”。
东西航空业者态度大不同
相较不太对空服员年龄及外形设限的欧美航空公司,亚洲航空近年来在这方面的规定可谓五花八门,也争议频频。
2015年及2019年,印度航空和巴基斯坦航空就曾先后因要求空服员“减肥”而引起挞伐。
被视为业界标杆的新航也以一种不成文的方式对旗下“新加坡女郎”设下高门槛,该公司没有明订限制体重的规章,但单是空姐得能穿进窄身的卡巴雅(Kebaya)制服这一环节,就已隐含了空服员必须保持身材的要求。
与此同时,欧美航空近年来则朝着男女平权,消除年龄和外形歧视的方向努力。
例如,澳洲航空上周出台了一套新的指导方针,进一步消除男女空服员在规定上的差异,包括不再强制化妆,并允许空服员穿上更易于执勤的平底鞋等等。
海南航空的争议,带出了一些拷问灵魂的问题:
空服员的工作本质究竟是什么?身为乘客,人们需要的究竟是专业的服务,还是只想看到身材匀称的俊男美女?
亚洲航空频频以“维护门面”之名,要求旗下员工在外形方面下功夫,会否其实是市场供需法则下的策略,空服员被迫站上体重计,消费者也推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