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接受美国学刊《新观点季刊》访问,被问及新加坡的成功之道时指出,除了各个种族的互相包容,还得归功于另一个伟大发明:
冷气机。
他说:
“对我们来说,空调是最重要的发明……这项伟大的发明改变了文明的本质,使热带国家也可以求取进步。”
“当我成为总理时,第一件事就是在我和其他文官办公的大楼装上冷气机,这是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一把钥匙。”
当时建国总理的答案有些出人意表,但随着气候暖化,多个国家经历一波接一波的热浪,冷气机确实有助提高人民的生活素质和工作效率,从前的奢侈品今天已几乎成为必需品。
问题是,今天的必需品,却可能是未来气候暖化的“帮凶”。
空调在印度“攸关生存”
国际能源署统计,全球目前有20亿台冷气机在运作,大部分安装在美国、日本,以及中国,而自2010年中国的需求增长最快,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需求也快速增加。
以印度为例,当地曾出现高达50摄氏度的极端高温,冷气机甚至攸关生存的问题(a matter of survival)。
研究发现,气温较高国家的居民一般上比较贫困,睡眠品质也会因为过热而受到影响,造成认知能力受损,生产力也因此下降。
一项针对印度上千座设有不同降温设施的工厂展开的调查发现,气温每增加1摄氏度,生产力就会下跌约2%。
据《彭博社》报道,印度有超过八成人口还负担不起冷气机,但全球最大冷气机业者大金工业在印度的分公司透露,近几年来印度的冷气机销售量已暴增超过14倍。
生活在新德里、属于工人阶级的一名印度居民受访时告诉《彭博社》,每当到了夏季,她居住的窝棚就会变得像烤炉一般,锡板屋顶热得可以“煎饼”,十分难顶。
她和丈夫入睡前还需在床上泼水,降低房间里的温度,他们的儿子在2016年出世后因为气温过热常常发烧,这让他们意识到必须做出改变。
她省吃俭用、向银行贷款、增加工作量,终于有足够的储蓄买一台入门款冷气机,但只在晚上休息时启动,白天不会使用。
一家三口的生活终于获得改善——夫妻俩一觉醒来,白天会更有精力工作,儿子也不再因热气而频频生病。
制冷剂成臭氧层“无声杀手”
预估数据显示,全球在2030年前会有多10亿台冷气机在运转,2040年前这个数字预计还会翻倍。
虽然冷气机在卫生和经济方面能带来效益,在印度等热带国家甚至还能拯救性命,但它无疑会对气候和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有报道指出,冷气机、电风扇如今所消耗的电量,占全球总电量的一成,再加上冰箱等制冷工业设备,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占世界总排放量的约一成。
这背后的“无声杀手”,是这些设备含有产生温室效应的制冷剂,而目前使用率最广泛的制冷剂为氢氟碳化合物(简称HFC)。
值得注意的是,氢氟碳化合物的升温作用,可能是二氧化碳的1000倍。
科学家也预计,如果不显著减少对氢氟碳化合物的依赖,到了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会再上升0.5摄氏度,引发更多更致命的风暴、干旱,以及热浪。
2016年起,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已同意,在2019年初开始逐步淘汰氢氟碳化合物,并由富裕的工业国家带头。
与此同时,不少国家也更注重能源效率。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印度采用标签系统为产品的效能分不同等级;美国、欧盟过去几年也实施更严格的条例,将电器的能源使用率减低15%。
来自世界银行的气候变化议题专家阿巴斯贾认为,如果能源效率标准不获改善,那就如同将地球放在火上烤炙。
问题是,氢氟碳化合物的替代品在现阶段的成本还是较高。
美国参议院最近已同意,要在15年内把氢氟碳化合物的消耗量锐减85%,但美国传统基金会警告美国民众:“要做好准备花更多钱支付空调费用”。
气候危机底下的恶性循环
为了减少冷气机对地球的破坏,制造商正积极探寻解决方案,采用对环境危害较小的冷却剂。
但冷气机需求在当前的全球气候下变得不可或缺,国际气候科学家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发现,气候变化导致孟加拉国、印度、老挝和泰国上个月出现热浪的概率激增30倍。
空调的冷却剂成了气候变化的“帮凶”,气候暖化加剧、热浪一波波来袭,届时冷气机的需求又会增加,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一边是高温造成的迫切需求,另一边是地球、甚至人类长期的存亡问题,这个矛盾要如何解决,有待时间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