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家科技企业日前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消费者电器展上揭露,将推出一款专为4岁至12岁设计的社交媒体应用。
社媒应用的设计重点在于:
家长能管制孩子和哪些人互动,若发现孩子上载不妥当的内容也有权删除。
用户可在应用上添加联系人,如家人、同学、朋友及亲戚等,但未满13岁的用户在添加任何联系前,得先获得家长或监护人的批准,才能开始和朋友圈互动,包括在其他孩童用户的贴文下留言、或自己的贴文能否被“同温层”看见。
企业创办人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许多家长为孩子买手机,但不准他们使用脸书、Instagram等社媒平台,毕竟在网上所触及的内容不一定适宜孩童,存在一定的风险。
即便如此,他认为孩童还是可通过社媒与同学们交流,或发掘新的兴趣,毕竟他们接触这类应用是迟早的事。
“我们可以及早训练他们,当他们达到适宜浏览主流社媒平台的年龄时,就已经做好准备,懂得如何安全使用。”
家长:变相鼓励孩子使用社媒平台
实际上,这并非首个适合儿童的社媒应用,国内外市场已有许多类似的概念及软件,共同点在于以安全为首要考量,以免孩子毫无约束地曝露在未知的网络世界里。
然而,有家长仍存疑,这类应用是否会变相鼓励孩子使用社交媒体?
一名育有未满13岁孩童的家长日前投函《海峡时报》,在一篇名为《4岁至12岁孩童真的需要使用社交媒体吗?》的文章中,针对上述孩童专属应用发表意见。
得知有本地企业为4岁至12岁孩童推出新的社媒平台后,这名家长感到意外。
他说,尽管他强烈支持向孩童宣导网络安全意识,以及社交媒体的利弊,但他质疑是否需要通过一个应用来这么做,尤其这可能会鼓励青少年全神贯注地紧盯着手机屏幕。
他也认为,虽然家长能加以管制,但却无法看到孩子在应用上的私人短信,而往往这些内容会引发网络霸凌事件。
“孩子为了避免被斥责,或不想让父母知道这些私讯联系,这样一来让孩童学习网络安全的目的就无法达成了。”
这名家长的立场是:
“真的没有必要鼓励还在念幼儿班、幼稚园、或小学的孩子,开始使用社交媒体。”
“与其在幼小年龄就让孩子拥有一部手机,家长和监护人可以探索其他线下互动方式,来教导孩子有关网络安全及危害的知识。”
小孩有社媒账户已是“大势所趋”?
该家长的论点的确值得探讨:
未满13岁的小孩,真的有必要活跃于社媒平台吗?亦或是,他们真的有必要拥有一部手机吗?
然而,数据显示,现在的小孩年纪小小,就已经机不离手、甚至拥有社媒账号。
2021年,一项由《海峡时报》主导的本地调查揭露,新加坡年龄介于7岁至9岁的孩童,约三分之二每天使用手机。
其中,超过四成有个人脸书账号,四分之一会使用Instagram。
另一方面,三分之一的受访家长坦言,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社媒平台上跟哪些人交流。
这个现象不仅仅只发生在新加坡。
去年,一家美国非营利组织展开的调查也显示,2019年至2021年期间,美国的孩童及青少年花在使用手机上的时间上升了17%。
8岁至12岁美国孩童的日均屏幕时间,从每天四小时44分钟增至五小时33分钟。
调查中较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更多上述年龄层的美国小孩使用Instagram、脸书及Snapchat等应用,即便法律规定,这类社交平台的用户必须年满13岁。
另一方面,2020年一项访问亚洲城市及澳大利亚家长的调查,也揭露了网络平台对小孩的危险性。
调查说,54%的受访新加坡家长透露,自己的孩子曾在网络上接触不合适的内容。
此外,每四名家长就有一人指出,孩子曾遭受网络霸凌,比亚太区平均的23%来得高。
孩童“机不离手”当低头族相当普遍,加上学习使用社媒平台甚至登记账号并非难事,对于他们是否“需要”用手机或社媒平台,恐怕也难有绝对的答案。
毕竟,他们想要拥有手机,很大程度上是被社会环境所影响,例如看到身边朋友有一部,自己也不想落于人后;或自小就接触手机屏幕,久而久之不使用反而不习惯。
因此,这些年幼用户究竟需不需要使用手机或活跃于社媒平台,很大程度取决于家长的观点。
如果家长允许孩子用手机,为了安全起见,的确得“约法三章”,定期检查并管制孩子的使用率。
本地企业推出的孩童版应用,未尝不是一个“折中”方式,让孩子在家长的督促下使用手机及社群应用,但管得了多少、能否确保孩子真能“万无一失”地安全使用,未必是每个家长都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