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向来关注人民的健康,肥胖率更是一个逐年升高难以迎刃而解的问题。
去年,官方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就显示,年龄介于18岁至74岁的新加坡人当中,每10人就有一人过胖,创下了10年新高。这项调查只涵盖到2020年3月,并未包括疫情期间的数据。
如果将体重超标(overweight)和过胖(obese)者都算上,肥胖率则高达近40%。
卫生部当时就吁请国人多运动,毕竟如果吃太多却没积极“甩肉”,极有可能会增加患上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的风险。
所谓预防胜于治疗,近日就有一组最新数据显示,本地一些肥胖者因没能及时减重或减肥,结果导致医疗开销上升。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Duke-NUS Medical School)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
过胖成年人,每年的医疗开销比起体重正常的国人,高出了720元(或37%)。
这项研究的对象是5848名年龄介于40岁至80岁、来自华族、马来族及印度族的新加坡人。他们在年龄、住房及社会经济地位三大方面,都能较好地代表新加坡的人口。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体重超标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除以身高平方)介于25至29之间,过胖者的BMI则超过30。
研究员也发现,过重和过胖问题导致本地医疗开支每年增加额外1亿7800万新元,占了我国2019年医疗总开支的1.6%。
这也是本地首次有研究把超重问题造成的经济负担具体量化。
过胖或体重超标=更常拿病假?
这项研究并未列明,受访者的额外医疗开支具体都花在哪些地方,但研究员估计,实际数字可能更高。
“研究没有把那些年龄未满40岁的肥胖者的额外开销纳入考量,也没包括其他过胖问题的成本,如工作时的效率减低、提早退休,或过早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等。”
有趣的是,除了研究肥胖问题与医疗开销的关联,调查也发现,原来胖者的缺勤率也产生了额外成本。
研究指出,如果加上工作缺勤所造成的损失,过重及过胖问题的整体成本,每年将增加至2亿6100万元。
这似乎意味着,肥胖者不仅看医生的概率增多,也更常无法工作而拿病假?
领导研究的杜克—国大医学院教授芬克尔斯坦(Eric Finkelstein)受访时就说:
“这项研究清楚地反映出,过胖问题对社会经济如何造成影响。”
世卫:过胖或会增加患上可预防癌症的风险
这项研究揭露也印证了肥胖问题不只对健康有害,还会造成经济负担,而且影响你的工作表现。
我国卫生部从2016年开始,就呼吁全民对抗糖尿病,今年也陆续推行“抗糖”和“抗盐”,相信同时也是希望那些面对肥胖问题的国人,能成为这些宣导运动的受益者。
当然,全球多个国家也正在“抗肥胖”,其中又以欧美国家的问题相对较严重。
今年5月发布的《2022年欧洲区域肥胖报告》就揭露,欧洲区的肥胖率是世卫区域中第二高的,仅次于美国区域。
报告说,在欧洲区域中,三分之二的成人、以及每三人中就有一人属于体重超标或过胖,这个比率还在持续上升。
此外,在该区域内,过胖问题是不但造成死亡及残疾的因素之一,也是13种不同癌症的病因。
报告也预计,在未来数十年内,过胖问题将取代吸烟,在欧洲区的几个国家成为可预防癌症的主要风险因素。
因此,报告特别点出,过胖问题是一种需要特别治疗及管理的健康状况,而不单只是风险因素。
虽然上述报告只专注在欧洲区域人民的肥胖情况,但适用于全球的真理是:
肥胖可以预防,等它衍生成病症就来不及了!
红蚂蚁认为,过胖或体重超标的问题应该从年轻时就开始应对。今年初,卫生部长王乙康在国会通过书面答复回应议员询问时就说过:
从2017年至2021年,过重的学生人口从13%增至16%,这些学生来自本地小学、中学及高中,增幅主要来自过去两年的观察。冠病疫情期间校内体育活动机会的减少,多多少少也有影响。
要让这些数字降低不是不可能,但人们要减肥或减重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换个角度想想,减肥益处其实很多。若能适当地控制饮食,平日生活也多做运动保持活跃,不只会改善健康还:
可以省很多钱!
希望“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也能在减肥这件事上形成一股积极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