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全球冠病感染病例依旧居高不下,但在疫苗能有效减少重症及住院率,以及德尔塔(Delta)变种病毒几乎无法灭绝的情况下,“与冠病共存”在一些国家正逐渐成为主流,作为应对后疫情时代的退场机制。
曾以清零政策稳定控制冠病的几个“抗疫模范生”,对病毒“零容忍”的态度也开始松动。如何安全开放因疫情而封锁一年多的边境,成了它们下一阶段的目标。
然而,疫苗接种率的高低,以及对“与冠病共存”论的接受程度,还是让相关国家的开放速度及幅度出现不小差异。
作为一个小而开放的经济体,新加坡是最早公布相关计划的国家之一。政府多次强调,长期的边境管控将冲击经济。
跨部门抗疫工作小组上周宣布,我国将在未来几个月分四个阶段,进一步开放社交、旅游和边境等防疫措施,最终成为具冠病韧性的国家。
新西兰:过早放弃清零政策就没有退路了!
自去年3月起就封锁边境的新西兰今天(12日)公布了边境开边计划。
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在宣布计划时强调,新西兰将“无限期贯彻冠病零感染”,当地目前仍无法全面开放边境,因为时机未成熟。
“虽然也许不会达到零感染,但社区内一旦出现一起确诊病例,我们就会立即消灭它。如果过早放弃清零政策,我们就没有退路了。”
不过,新西兰还是会“谨慎和深思熟虑”地在明年首季开放边境,让来自低风险国家,且已接种疫苗的入境旅客免除隔离,以及允许来自中等风险国家的已接种者在家中隔离,或在政府指定设施隔离更短时间。
新西兰目前要求所有入境旅客在政府指定隔离设施隔离两周。
当局将在今年10月推出试行计划,让部分已接种疫苗的旅客在家中隔离。
疫苗覆盖率影响开放进度
事实上,在松绑边境限制方面,新加坡的进度比新西兰更靠前。
新加坡目前已向一些国家和地区开放,中国大陆部分省份、文莱、新西兰及台湾等地的旅客入境我国后无须履行居家通知。
换句话说,新西兰明年准备开始做的事,新加坡如今已在进行中。
疫苗接种率是两者开放速度差异的其中一个关键。
截至今天为止,新加坡72%人口已完成接种疫苗,新西兰截至昨天为止,则只有20%成年人口完成接种。(编者按:前者指的是总人口接种的比例,后者则是16岁以上成人接种的比例,因此实际差距更大。)
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强调,当局将加速疫苗接种速度,只有在当地人口的疫苗覆盖率达到良好的程度,边境才能安全地开放。
澳大利亚:80%成年人口完成接种后才开放边境
另一个抗疫模范生澳大利亚同样因类似的困境而无法更快开放。
澳洲总理莫里森上个月底谈到边境开放计划时指出,澳洲只有在80%成年人口完成接种的情况下,才会开放边境。
莫里森没有给出开放的确切时间表,但他表示澳洲有望在今年底前达成至少七成成年人口完成接种疫苗的目标。
澳洲至今只有24%成年人口完成接种。澳洲和新西兰目前都因疫苗接种速度过慢而遭人诟病。
中国依然坚守清零政策
不过,接种率并非开放的唯一指标。
已长时间稳定控制疫情,且疫苗接种率在全球名列前茅的中国明显是个特例。
尽管当地已有近65%人口完成了接种,但目前中国仍未显露出任何可能开放边境的迹象,算得上是“抗疫模范生”当中在重新开放边境一事上,最谨慎的国家。
北京当局至今依然坚守清零政策,一旦任何出现感染病例,就会迅速展开大规模封锁及检测措施。
一些分析指出,由于中国明年将先后迎来冬季奥运会及中共二十大,加上当局对当地疫苗信心不足,中国重开边境的时程可能会进一步延后。
“清零论”在中国当地也明显比“共存论”更具优势。
《人民日报》日前刊登前卫生部长高强主张继续严防境外病毒输入,以及批评英美等国过早放松防疫措施的评论文章,显示清零政策依然是官方的防疫基调。
高强的文章随后也让曾经提出“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的上海华山医院的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被网络舆论抨击。由此可看出,当地民众仍普遍无法接受“与冠病共存”的概念。
引导民众改变思维将是重要功课
对于新加坡、中国、澳洲、新西兰这些保持低感染率而颇受赞誉的国家而言,长期封锁边境也意味着经济上必须付出代价。
在各行各业当中,部分领域,尤其是旅游从业人员承受着更大比例的冲击。这种情况在疫情前旅游业发达的澳洲及新西兰两国尤其严重。
作为区域枢纽的新加坡则面临封锁措施导致国际商务优势可能流失的风险。
仍严守清零政策的中国在庞大人口基数下,尽管能承受更多封锁边境带来的经济代价,但不少分析认为,长此以往中国有可能会成为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进而影响近年来开始建立的经济大国地位。
各国人民在心态上的调整将是边境能多快恢复开放的重要指标。
新加坡政府近日已开始积极为民众做心理建设。除了说明我国作为开放经济体有不得不开放边境的迫切压力,也提醒民众未来无须再执着于感染病例数字。
随着新加坡全国疫苗接种率跨过70%,新加坡人似乎也逐渐接受了冠病日后将以“地方性流行病”的形式与人们共存的概念。只要能大幅降低重症率及住院率,就能安全地逐步开放。
澳洲、新西兰和中国等“模范生”未来势必也将走上这一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