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报业控股(SPH)过去五年,每年都投入约5000万新元打造数码能力及扩大读者群,虽有成效,却无法通过数码平台获利。
面对来自股东的巨大压力,这家上市公司上星期四(5月6日)提出重组,将旗下媒体业务转入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SPH媒体控股私人有限公司(SPH Media)。
未来这家子公司将移交给新成立的“担保有限公司”(CLG),以非营利模式运营。如果股东们都同意这么做,政府今后将注资支持这家新CLG。
通讯及新闻部长易华仁今天下午(5月10日)在国会就SPH重组一事发表部长声明时,首次分享了政府计划注资背后的考量:
- 如果没有负责任、高素质的本地媒体,新加坡的公共舆论水平将严重受损,社会凝聚力也将不可避免的流失。因此政府须从长计议,采取措施确保本地媒体的可持续性。
- 以控股机构的模式来经营媒体业务今后已行不通。通过担保有限公司加上商业运营的方式在新加坡已相当常见,本地大学学府、滨海艺术中心以及滨海湾公园目前都在采用这种自给自足的运营方式。
- 政府目前已经在新传媒采用相似的资助模式,证实是可行的做法。
易华仁也在声明中透露说,前内阁部长许文远已答应在报业控股媒体业务转入CLG后,出任CLG主席。
无论是执政党或者反对党议员在听完部长声明后,都有类似的疑问:
“金主”都有一定程度的话语权,政府如若注资到新的子公司SPH Media,届时要如何确保SPH的编辑室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能继续保持中立和独立?
政府每年准备资助多少钱给SPH-CLG?
由许文远出任新的CLG主席,会不会“瓜田李下”?毕竟许文远是“前政府人”,会否影响日后SPH旗下媒体内容的独立性质?
说白了就是:
政府给钱后,会不会也在媒体业务里顺便“插一手”?
红蚂蚁精选了国会上的几个问与答,蚁粉们看完或许就心中有数了。
问:政府会作出哪些结构上的调整,来确保SPH-CLG不受政府干预,并在所有出版内容上都保有编辑自主权?
易华仁答:
虽然新机构的商业和资助模式改变了,但是政府无意,也不希望看到编辑室和通讯及新闻部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
政府明白,我们的新闻媒体必须维持公信力,必须受到公众的信任。新闻从业员的职责是以客观的态度和新加坡人的角度去报道新闻,反映不同的意见。
新闻媒体的使命不变,在法律的框架下,它们是独立于政府,它们必须全面的、客观地分析和报道新闻,而不会避开负面的新闻,或者只是宣扬某个观点和某种议程。它们关注的是新加坡的国家利益。
政府和媒体对一些事物有时观点不一,这是很正常的。
新加坡人对本地媒体的信任度还是很高的。
问:政府和管理层股东都同意选择让许文远出任CLG的主席。许文远是人民行动党前主席,也是前基础设施统筹部长。主席一职,是不是政府先提议,然后管理层股东才同意此建议?让一名与政府关系如此密切的人出任主席,不就白白错失了一个改革媒体内容的良机吗?难道没有其他人选了吗?
易华仁答:
报业控股目前的主席是李文献医生,他是前内阁部长。在报业控股的历史上,也有其他前高级公务员或前内阁部长担任主席。新传媒目前的主席也是前高级公务员。但这并不影响国人这些年来对本地媒体的信任度。
真正关键的,不是这个人选有没有政治色彩,而是对方有没有真材实料和能力。
许文远在新加坡和海外都德高望重。他向来有能力应对难题并解决它们。眼前就是一大难题,你需要一名有分量的人担任领导,能够提供战略性远见,也有经验能承担这样的艰巨任务。毋庸置疑的,这是一项重大工程,而且具有重大的国家意义。
这种职位不可能有长长的人选名单,更不可能全球遴选。如果让政治考量阻碍我们选出最佳人选,那才是真正的错失良机。
问:政府什么时候通知SPH他们准备注资支持媒体业务?
易华仁答:
我在部长声明中已经说明,政府一向都愿意投资来支持企业发展其能力。相关企业和机构若想得到政府支援,可以准备方案后提交上来。
在SPH的情况里,去年他们得到政府雇佣补贴计划(JSS)的资助,这是疫情期间一项全国性质的援助,在那之上,我们也表明,如有需要,政府准备给予更多援助,然后我们就收到报业控股提交的重组计划。
问:政府准备每年注资多少钱进入SPH-CLG?这笔注资有没有上限?毕竟CLG也会从其他途径,例如私人企业处得到资金。
易华仁答:
目前要敲定政府的注资金额,仍为之过早。不是我们不愿意谈论这点,而是因为这个提案仍需通过SPH股东们决定是否要批准。在那之后,我们才能开展详细讨论。
然而这不仅仅只关乎股东们的同意,新的CLG也需要作出提案,然后提交给我们看看它未来的商业战略方向,然后在那个测算中,日后可能会出现哪几种资金来源,而政府的注资在整个测算中,又将起到什么样的角色?
非营利模式不代表该机构就不追求商业营收。我们期望该机构日后还是积极寻求广告收入、发行及订阅收入,以及其他收入来源。但我们预料到政府的注资,肯定会成为CLG资金来源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