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术开脑切除肿瘤前 64岁的周先生想对陈笃生医护人员说这番话

更新:
2023年07月07日 18:33
担心自己没机会亲自感谢他们

担心自己没机会亲自感谢他们

红蚂蚁7月7日收到消息:周浩鹏先生不敌病魔,7月6日傍晚很安详地在家逝世,享年64岁。据知情人士透露,周浩鹏今年2月9日的手术成功。但是后来身体日渐虚弱,脑部的中枢神经不时发炎发烧,情况不佳。他生前录制的视频如今还言犹在耳,给世人留下了他的声影、也留下了念想。】

医护人员对病人发自内心的关怀,可以让饱受病痛折磨的病患得到慰籍,让他们更积极面对病魔,甚至点燃他们生存下去的希望。

上周五(2月3日),有网民在竹脚妇幼医院拍下了动人的一幕,大赞医护人员为了救回一命所作出的努力。

提供视频的网民透露,自己当时正要离开医院,听见医院广播说院外有一名妇女需要医疗援助,接着该医院40多名医护人员立即各拿着医疗器材从四面八方飞奔赶去。
 

 
 
 
 
 
 
 
 
 
 
 
 
 
 
 

A post shared by SgfollowsAll (@sgfollowsall)

今天(2月7日)也有患胆发炎的读者投函到《联合早报》表扬黄廷方综合医院团队以病患为重,感谢他们的悉心照顾。

担心自己没机会亲自感谢他们
刊登在2023年2月7日《联合早报》言论版。

无独有偶,本周四(2月9日)即将要开脑切除两颗肿瘤的读者周浩鹏(64岁)也想趁自己头脑还清醒依然能清晰表达时,通过红蚂蚁感谢陈笃生医院的医护人员这一路对他的细心照料。

周浩鹏是本地老字号粤菜餐馆亚洲金阁(Asia Grand)老板周景鹏的弟弟,他在该餐馆担任副总经理。

担心自己没机会亲自感谢他们
周浩鹏(左一)和大哥周景鹏(左四)及员工们在亚洲金阁旧址桥北路奥迪安大厦(Odeon Towers)留影。由于业主的重建计划,餐馆在2022年2月已经搬离经营14年的店面,直至同年9月才在费尔蒙酒店(Hotel Fairmont)恢复营业。(周浩鹏提供)

出生于香港的周浩鹏,1982年移民本地从事餐饮业,育有一男一女,他和红蚂蚁交谈时都使用广东话。

周浩鹏今年除夕(1月21日)在餐馆忙完团圆饭的订单后,初一凌晨睡觉时双脚麻痹抽筋,接着就晕倒了。紧急送院后查出脑出血,后来发现脑内有两个肿瘤,一个近两厘米大,另一个直径一厘米多。

医生已安排为他做切除肿瘤手术。由于肿瘤很有可能是恶性的,而且又压着大脑神经线,手术后他有五成的机会半身不遂、无法再开口说话。

周浩鹏说,整个农历新年他都在医院里度过。自己最低迷无助时,得到医护人员的贴心照料和关怀,也亲眼看到他们非常敬业,对病人有求必应。

他担心自己不会再有机会亲自和他们道谢。他的其中一个心愿就是:在自己最清醒时亲自答谢、表扬和鼓励这些医护人员。

他说,新港的民众都爱批评,不怎么懂得表扬,但服务行业的员工真的需要打气。

住在C级病房的他坦言,原本以为住入公共医院,而且是等级较低的六人病房,设备会比较简单,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也会比较少。

他说:

“无论在新加坡,还是香港,很多人都爱批评公共医疗体系,但是我看到的确切情况不一样。我们都误会了。”

他向红蚂蚁逐一分享每名护士如何尽心尽责地照料病人。

担心自己没机会亲自感谢他们
当过德士司机,也从事餐饮业,周浩鹏深知服务行业的员工需要被肯定和被记得。将心比心,他从住院的第一天就开始用笔记下照顾过他的护士和医生的名字。起初只是为了方便称呼他们,后来就开始记下他们所做的窝心事件,记下的名字也越来越多,于是产生了想要表扬他们的想法。(侯佩瑜拍摄)

周浩鹏说,他右脚行动不便,上厕所大小便、洗澡及刷牙等任何移动,都需要护士从旁搀扶,然后在厕所外耐心地等候着。他一呼叫,护士就会立马过来,体贴程度,让他都有点不好意思。

他也举例子说,病房附近有一位男病人三不五时就会发出此起彼伏的叫声,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护士会逐一到病床询问大家是否需要耳塞。

上周,隔壁床的马来男病患生日。两三名医生约在一起围着他的病床,轻声地为他唱生日歌。周浩鹏说,可以看得出那位马来男子很感动,也很喜悦。

病房里有来自新加坡、菲律宾、缅甸、印度、中国大陆以及香港等地的护士。他们都很有爱心,也会和他聊心事,打招呼。一些更满脸笑容,和他幽默地开玩笑,让他住院期间不那么悲观。

善于洞察人心的他说,看得出他们对工作具有热诚,态度非常诚恳,是由衷地在关心病人,不是为了完成职责所需。

周浩鹏说,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开心和欢笑是非常好的药,能减轻病人的压力。这些护士就像半个医生一样,给了大家一剂良药。”

然而,最打动他的是一位素未谋面的骨科医生。

周浩鹏说,去年11月末,他的膝盖开始出现疼痛,原定于今年3月需进行膝盖置换手术,但1月时他的膝盖痛得连走路都很困难,需要撑拐杖才能到餐馆里继续工作。于是他打电话尝试把手术提前。

担心自己没机会亲自感谢他们
周浩鹏说,这些工具一度成为了他的好朋友,伴他同行。(周浩鹏提供)

两天后,周浩鹏收到陈笃生医院打来的电话,说有机会可以把手术提前到1月16日。

他眼眶泛泪地说:

“当下我真的哭了出来,觉得自己终于有救了,不用再受膝盖之痛。”

不料,当天为他操刀的骨科医生亲自打电话向他道歉说,因为1月16日病人太多,最多只能提前到3月6日。

失望之余,这件事后来就翻篇了。

没想到,他在住院等待做开脑手术时,骨科医生竟然亲自到病房看望他。

在周浩鹏的询问下,才知道这位骨科医生有个习惯,就是在做手术的一个月前,他会查看病人的名单。他发现周浩鹏住院留医,就特地到病房探望他。

周浩鹏说,当天他刚获知手术风险后,心情非常低落。骨科医生不仅安慰他,离开时还告诉他:

“希望可以为你做膝盖置换手术。” 

这句话一下让他觉得更有信心打赢这场硬战。

隔天他希望能亲自感谢这位骨科医生,并好好认识他,于是打电话到医院总机寻找这名医生。

接听员后来回电说,已转该名告骨科医生了,对方说可能明天会来探望他。

让他喜出望外的是,这位骨科医生言出必行,真的在百忙之中抽空来探望他,鼓励他,安慰他。

“不轻易对人允诺,允诺后必须努力实践。他做到了。”

他笑说:

“我现在是脑有问题而住院,又不是骨有问题,但他还是愿意花这个时间来鼓励我,真的让我很感动。”

他说:

“讽刺的是,同时也感恩,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病的缘故住院,我不会有机会了解医院的运作、前线医护人员的日常。”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