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惊闻一代文豪倪匡骤然离世,令人慨叹岁月无情。
对于倪老的认识,全来自于他的作品和香江媒体的报导。
说到倪匡的著作,卫斯理系列尤其引人入胜。我年少时读过不少,经常挑灯夜读,漫游于平行的科幻世界。
在台湾提到倪匡,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媒体口中的“逃港者”倪匡才华洋溢,妙趣横生。他在弱冠之年逃离中国大陆,抵港谋生,及至花甲,又愤然离去,誓言永不返港。
但年过古稀,却食言返港,戏称晚节不保,讲求儿女情长,必定英雄气短。
“逃”,贯穿了倪匡的一生。
他一身傲骨,却不是勇者,一见事不可为,绝不拘泥自限,讲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正是如此,倪老才显得有血有肉。
夏目漱石在半自传小说《少爷》写道:
“我不是小人,也不是懦夫,只是胆子不够大。”
这或许可概括倪匡的个性。
倪匡游戏人间,不虚假做作,活得坦然自在。他自称不爱正经八百,但也绝不道貌岸然。
他年轻时酒色财气,样样皆来。年老时却嚷嚷要四大皆空,更说盛年时行侠道,可惜亏待了妻子。
倪老交游广阔,与古龙、金庸和蔡澜之间的趣闻轶事,说之不尽,也道之不完。
传闻他曾替金庸捉刀,代笔《天龙八部》连载,却因为太讨厌阿紫,便把这位小妖女一双眼睛弄瞎。金庸接稿之后,颇费一番功夫,才让阿紫重获光明。
倪匡事后回忆,说金庸曾望着他,似乎在责怪他。
他就回说:
“你临走时叫我不要弄死人嘛,我是弄伤人了,打打杀杀肯定会受伤的嘛。”
老顽童个性,表露无遗,令人莞尔一笑。
金庸不愧是小说大家,依旧把剧情兜了回来。
或许因为如此,他才让阿紫壮烈牺牲,挖出双眼还了人情,最终抱着乔峰的身躯跳崖殉情。我当年读到这段章节时,非常震撼,惊觉阿紫竟能如此痴情。
话说阿紫还是比阿朱更有个性,在小说中的线条也更为明朗。或许倪老趁机乱入,屋后放火,反而让《天龙八部》更加曲折迷人。
倪匡的率性而为,金庸的生花妙笔,两相激荡之下,缔造让人惊艳的剧情转折。
倪匡接受香港电台《薇微语》访谈时不时开怀大笑,还挖苦自己,直说病痛缠身,一心求死,更说他不担忧世事。
主持人李小薇不时反问倪匡,看到不平之事,他难道不会悲伤忧愁吗?倪老回答:何必忧愁,有些事担心也无用,你也无力回天。
倪匡看淡生死,呼应了西方哲学界流传的一句话:
“勿忘你终有一死(Memento mori)”。
这句话告诉世人要谨记自己终将离世,如此方能彻底摆脱烦恼。
罗马皇帝马可.奥理略(Marcus Aurelius)曾反思死亡,认为死亡不可避免,抱持这种观念便可消除焦虑,不再追逐世俗财富和执著昙花一现的事物。一切终将化为尘土,何必杞人忧天呢?
古埃及人举办宴会时经常会摆上一具木乃伊,在宾客用餐之际将木乃伊推入会场。在场食客会高喊:
“大伙要痛快吃喝玩乐,因为我们不久之后就会变成这般模样。”
倪老曾荣获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终身成就奖。他上台简短致词后与颁奖人徐克导演闲杠,说完转身便要离去,忘了拿奖座。此举在在显示他的率性而为与淡泊名利。
倪匡一路走来,始终如一。
他沧海一笑,潇洒度过人生;他笔走龙蛇,遗留名著无数。
他生前睥睨文坛,死后千载流芳,不必在此对他歌功颂德,他的作品自会替他发声。
或许,安息主怀的倪老对此尘世俗名,压根都不在乎,一切尽付笑谈,相忘江湖里。